专栏名称: 彬彬有理
我们不教你怎么靠男人,因为男人靠不住;我们教你怎么用男人,因为男人够好用!❤欢迎加入都市女性情感成长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彬彬有理

11岁儿子下决心以后当保安,听完原因后妈妈两眼一黑,娃只想躺平可咋整?

彬彬有理  · 公众号  · 女性私密  · 2025-05-19 13:0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们总说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种说法在我们父母那一代是最流行的,慢慢影响到我们这一代人。


以前环境相对稳定,但这几年那是哪哪都不稳定。


就说这个AI吧, 其实2023年那会AI就已经取代全球八百万常规工作,像保安和收银员这种,是最早被智能系统冲击的。而 这份数据来自 麦肯锡《自动化与人类劳动》报告。


未来也许很难有 “稳定的职业” ,但会有 稳定的能力更新速度。


也就是说,比职业选择保安更重要的,是娃可不可以在保安岗位升级到只能安防系统操作岗时, 快速学习到这个新技能。


再者,一味地困在“职业规划”里,就等于早早定岗,很可能会扼杀其他可能性。(当然,娃有特别热爱的事物不在这个讨论范围内)


现在的年轻人平均每3.2年换一次职业,而现在00后从事的职业里,有60%在他们十岁那年压根不存在。


11岁就谈具体的职业,就相当于,幼儿园就给娃规划高考志愿,意义可能不大。


实际上, 在这个阶段比我想做什么工作更要紧的,是聚焦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比如解决问题的人,创造价值的人。


我们这代人的固有认知是,把成功等同于高薪体面的工作,然而在空心病和焦虑病横向的时代,给孩子传递这种认知会有一定的风险性。


毕竟每个人的性格和兴趣都各不相同,遵循统一标准哪怕金钱很高,娃也不会快乐,甚至压抑自己。


所以 与其说做好详细的职业规划 ,不如做好能力规划 ,也就是那些, 不管环境怎么变都能快速适应并站稳脚跟的能力。


我观察过各种不受环境影响的普通人案例,我发现,越是动荡的时代,越需要一些听起来不太具体的底层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