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好共享电单,没有“厚积”哪来“薄发”
共享电单有没有市场?首先,面对日益拥堵的交通环境,两轮的单车在短途出行上显然比四轮的汽车更具实用性。其次,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与其拥有一辆单车时刻为充电、停放、防盗、买卖这些事情烦恼,不如在需要的时候租辆单车来得方便。
在2013年,决定做共享电单的时候,猎吧出行的创始人李青云就是这样思考的。不过现今,受共享单车的启发,冲入这个领域的玩家已经不仅仅只有猎吧出行。那么猎吧出行的优势在哪里?
答案是猎吧出行团队在电单车行业十几年的经验和资源积累,包括技术、运营、产业经验和产业链。
技术上,猎吧出行团队有来自华为的技术高管。他们从2013年11月立项开始,用了三年时间从事软硬件技术研发,目前已经拥有完善的软件、硬件产品。
运营上,早在2014年,猎吧出行就在北京投放第一代共享电单产品。2016年起他们又用一年时间,从校园半封闭场景到社会化场景进行试运营,总结经验,打磨运营模式。
产业经验上,创始人&CEO李青云是一名在电单车行业耕耘近20年的老兵,创立猎吧出行之时,他已经创立了三家电单车核心零部件厂商,熟稔电单车行业的各个环节。
产业链上,无锡本身就是电单车行业的聚集地,拥有家族式的电单车产业集群,能够提供充足的产能保障。
由此可见,相比现今在资本助推下一边投放,一边运营的同行者,猎吧出行在“厚积”之下的“薄发”具有更强的开拓能力和生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