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消费新趋势藏着哪些机会?专访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5-26 17: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但是,全年实现“5%左右”增长仍有一些结构性挑战需要正视。从内需端看,居民收入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随着持续推进稳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完善社保体系,将有望增强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夯实消费主引擎。从投资端看,房地产市场仍处在筑底阶段。从外部环境看,地缘冲突和贸易摩擦风险仍存,但中国出口正在加快新兴市场与高技术产品的双重布局,若持续释放外贸多元化潜能,有望在外部不确定性中打开更大的空间。


《21世纪》 :1—4月装备制造业(9.8%)、高技术制造业(10%)均实现了高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你认为这些领域需要如何平衡增长与产能的风险?


程实: 短期内,政府可通过财政支持、首购补贴、政府采购等方式,为新兴技术产品提供初期市场保障。比如,针对以旧换新政策下带动效应显著的品类,可探索将3D打印、智能装备等纳入更新补贴清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效。


中长期需注重产业与消费的紧密结合,推动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从供给侧延伸至终端需求市场。在此过程中,资源配置可优先关注可持续性强、与民生需求紧密相关的领域,坚持技术应用与场景落地互促的发展路径。倡导“用得好”,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和高质量终端拓展。通过财政资金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市场空间开拓三位一体发力,推动新兴产业走出一条可持续、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21世纪》: 你提出从投资端看,房地产市场仍处在筑底阶段。政策端下一步可如何发力?


程实: 为进一步提振部分城市市场信心,房地产政策重心可适度向“稳需求”倾斜。


短期来看,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进一步推进购房政策工具发挥作用。比如,再进一步推进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降低居民长期负担。同时,继续优化因城施策的支持政策,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此外,强化金融支持,引导银行加大对合理住房信贷投放力度,助力信贷边际企稳,为市场注入信心资金。


中长期仍需坚持“保供给”与“保基本”并重,加快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住房供给体系。继续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租购并举住房结构适配度,更好服务新市民、青年群体等重点群体居住需求,夯实民生底线。



差异化补贴激发消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