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另一个更重要的变化原因是法满对杂志这种形态的质疑,“杂志在长期依靠广告客户的商业模式下,质量成为最被忽视的。”杂志书相对解决了这一困境,还让内容的表现变得更自由——《视觉》变为了双月刊,《目客》的节奏是三个月一本。
同时,由于与中信合作的关系,原本单一的报亭发行渠道被延伸至机场与城市书店这类更符合当前消费习惯的展示平台,亚马逊和淘宝等电商平台也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
Lens与中信出版社合作,一方面把杂志变成杂志书,一方面把采访资源发掘成书,并辅以线下展览的营销。
渠道的更新也促进了杂志书的销售,Lens执行出品人王雪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视觉》与《目客》起印量都是2.5万册,之后陆续有加印,是中信出版社所有杂志书里面销量最好的。
所以,从商业维度上讲,你已经不能用杂志的逻辑来看待Lens了。《视觉》与《目客》遵从的是纸书的出版逻辑,只不过在内容与形式上依然有传统杂志的影子。确切地说,现在的Lens更像是一个拥有自己调性与价值观的文化品牌。
既然是文化品牌,产品肯定不能只囿于杂志,Lens还把以前的采访资源充分发掘形成新的出版物,高原的新书《把青春唱完》就是这样产生的。高原是Lens曾经一期报道中的采访对象,法满了解到她拍摄了大量八九十年代摇滚乐的照片,期待可以出版。
但高原是窦唯的前妻,她对那一段过往异常敏感,而且由于很多照片都是私人摄影,不愿被外人看到,想要赢得她的信任并不容易。法满便自己一个人花了几个月时间扫描了近十万张底片,自己整理,以确保照片不外泄。
出版一年之后,《把青春唱完》销量接近7万本,已经算是国内人文类图书中的畅销书。负责对接Lens的中信出版社编辑关建告诉《第一财经周刊》,销量过5万册在出版行业就是畅销书了。
这本书依然是与中信出版社合作,后者提供是印刷、渠道等基础资源,Lens扮演的则是内容提供者。关建说:“在我们与Lens的包括杂志书的几个出版项目中,Lens更像是我们的作者,拿版税收入。”
不用投入渠道与印刷成本,Lens采用了一种更轻的方式介入出版业。这对资源有限的创业团队来说是非常讨巧的模式,但也意味着更多的营销还要依靠Lens自己的团队负责。所以借助这次出版,Lens其实也在建立着相关的策划和营销品牌知名度。
在《把青春唱完》的销售期,Lens就在三里屯红馆策划了一次收费展览,持续一周,整个展览的日均人流量在700至1000人之间。
这正是Lens与一般出版机构的差异性所在。传统出版社以引进版权或签约作家的形式出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复制并且规模化,但Lens出版的图书几乎都是Lens出品,书中的文字都由团队通过采访撰写。
某种程度上,他们既是记者又是编辑。这当然有利于保证内容质量,但同时出版周期也被延长,无法走量,所以只能尽力将一本书的价值放大。
“Lens会考虑去做一些衍生形态,把链条拉长,与更多形式发生关联,单纯去做一本书并不是Lens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