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来自校长的对比
和2018年预计发布的车型对比,
对于70kWh的电池来说,
e
s8的里程数算不错,不过并没有出众
。
车
叔还比较感兴趣的是ES8电池的 单体/包 质量比
。另外,
貌似这套
冷系统带加热功能,不太确定
,希望可以得到确认。
其实比技术参数更重要的,是蔚来的换电系统确实很惊艳。
外媒在报
道的时候有一个媒体翻译成了三秒钟换电,吓死了一批老外,还好后来更正了。
虽然车叔觉得以后电动车随着电池逐渐成为车身的一部分,电池的复
杂度会导致换电标准化的难度极大,但是这套系统在保证冷却水路安
全的情况下3分钟内完成更换真的非常不容易。
从工程上讲,是很让车叔欣赏的。
花絮是,车叔的朋友问到,那个紧急充电车是电车还是油车。。。
4. 生产方面
有人评论说这套全铝车身前期
生产效率很低。
不过其实车叔觉得蔚来的另一大亮点就是代工的模式,这也是几乎没
有在汽车行业被实验过的模式。
车叔的几个朋友在聊到新进车企的时候都纷纷表示,
现在传统车企搞了这么多年汽车质量搞不好就要被黑,新车企质量不稳定大家就给予宽容
。确实,现在这种"不公平"很明显。不过,这也并不是给新车企无限的宽容。
如果新车企不瞄着长远的高质量,或者是质量一直不行,相信客户们也不会被洗脑太久。另外,小毛病可以忍,关乎安全的车叔不能忍。
车叔对于这方面的态度是,
蔚来的第一款上市车型,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其对待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我们应该可以以平和的心态给蔚来机会,拭目以待。
想想咱们传统车企搞一个新车型要出多少问题,延期多少,车叔就不自黑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除了后一部分直播车叔没看到之外,前面车叔没有
听到在直播中提到“江淮”,只是听到了一个“JAC”,并且强调生产线是共同投资打造的。另外,也
没有看到一个镜头中有明显的照到车尾的车名位置(也许都是车叔刚
好漏掉了)。车叔斗胆猜测是在有意无意的避免自己被拉到常规自主品牌的价格区间和阵营。当然这
完全是车叔的过分猜测。。。
5. 最后一点是价格
这方面圈里评论不一。不过
车叔的第一感觉是,补
贴后30多万的入门价格,如果是考虑传统车的话,只能买到奥迪5座小
suv的低配或者汉兰达的高配之类
。相比起来,
车叔应该会选择ES8。(抛开目前充电网络还不充分的情况)
其实前面几个关于技术的方面,对于工程师来说没几个是破纪录的
黑科技。但是车叔只想说,汽车行业从来不是追求最强技术的地方,
如何以有限的成本做出最适合客户需求的可靠产品才是游戏规则。
从
这方面来说,ES8上的黑科技不多,但是对于这个价格来说已经出
乎预料了。
剩下的问题是蔚来能有多少利润 这个还是交给李总和各位投资的大佬吧。和车叔在前面对电机性能的态度一样,我们没有必要去按照传统车企的思路来对标新车企。
ES8能赚多少钱,市场是否成熟,这些都不那么重要,就像丰田搞的燃料电池车一样。
车叔经常和老外聊关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一直觉得中国的市场就像18岁孩子一样,无法和发达国家的30岁成熟市场做直接比较。也正是因此,我们应当给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一些机会,而此时也许最适合中国经济的就是一位能够有担当的大大来做重要决策(控制的前馈)。但是,同时我们也不应该自大的认为发展速度全球第一就是最牛。我们正在经历的也正是很多发达国家所走过的。有正时自己问题的态度才是此时最重要的。
同样,这不是一两全球无敌并且能够秒杀所有竞争对手的车型。但是,这应该是一款对得起自己的车。车叔评价一款车好不好有一个标准,就是假想自己是参与过这款车开发的一名工程师,你是否会以此车型为骄傲。如果你不喜欢ES8,不妨这样假想一下。如果你非常喜欢ES8,你也不妨持续关注一下蔚来今后的挑战。平和心态最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车叔这篇文章没用车型特写做文章封面,而只是用发布会场面来象征事实。
车叔部分以往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