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就去年四季度发生的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等三起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进展、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遏制方法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杨焕宁说:“这三起事故的调查,近期都将陆续结束,经国务院审批后,调查处理的结论将向社会公布。”
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杨焕宁说,要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针对性措施。
要综合运用法治、行政及工程技术方法,着力在容易发生事故的重点领域、重点环境、重点时段进行安全风险分析管控和重大隐患的排查整治。
水毁工程5月底前将全部修复完毕
水利部部长陈雷
介绍,经过初步预测,今年的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可能会呈现南涝北旱的趋势,洪涝程度可能会轻于去年,干旱程度可能会重于常年。
“从应对工作来说,主要是抓早。”陈雷说,“去年汛期水毁灾毁的水利工程,全国共17.6万处,我们提早部署了修复,截至3月7日修复率已近90%。”
3月底前,要把南方地区水毁工程全修复完,5月底前把北方地区水毁工程全修复完。
回答关于河长制的问题时,陈雷介绍,目前进展顺利。截至3月8日,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制定了实施方案,其中近20个已得到批复,正在实施,“全面推行河长制,关键是落实省、市、县、乡四级党政领导担任总河长、河长的责任制”。
常住人口“天花板”2300万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
说,北京规划建设将以人口“天花板”、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为硬约束。人口“天花板”,就是北京市常住人口到2020年要控制在2300万人。“生态红线”,就是生态红线区面积从现在的73%到2030年达到75%。
打造“没有城市病”的城市副中心
针对记者提出的城市副中心建设进展的问题,蔡奇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是“一个没有城市病的城区,一个人们向往的地方”。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
说,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我们落实中央重要指示精神,用21世纪的眼光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强主要功能区、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建造一批轨道交通、快速路、市郊铁路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
说,今年将加快推进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轨道交通、快速路、市郊铁路。已开工和即将开工的轨道交通有城市副中心站、京唐城际、7号线二期、平谷线、八通线南延等5个项目。
市郊铁路也要进行节点改造,今年通车,通车后从北京站到通州约20分钟。广渠路东延段等城市快速道路今年也要开工。
通州的建设除了抓紧推进行政办公区工程,环球主题公园一期项目也已开工,预计2020年开园。此外,人大附中分校等四所学校去年秋季已在副中心招生开学,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今年将开工建设。安贞医院新院区建设也将动工。
蔡奇说,下一步我们将规划建设一批公共设施,包括文化艺术中心、歌舞剧院、运河博物馆、体育中心等,这些都要进行国际招标,力争打造一批精品力作。
城六区亦庄通州划定低排放区
2017年是落实国家“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
介绍,北京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实施了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主要措施有六项:
●扎实推进“清煤降氮”
农村完成70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实现朝海丰石四区和南部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城区完成400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1万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治理、淘汰远郊区平原地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供暖季结束后,华能北京热电厂燃煤机组停机备用。通过这些措施,全年再压减燃煤30%,燃煤总量由现在的1000万吨降至700万吨以内。
●抓好高排放车管控
推动实施六环路重型柴油车限行,严格管控外埠过境高排放重型柴油车。公交、环卫等八大行业新增重型柴油车全部“戴口罩”(安装颗粒捕集器)。再淘汰老旧机动车30万辆。在城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区划定低排放区,不符合国Ⅲ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一律禁止使用。
●加大工业治污减排力度
修订并落实污染行业淘汰退出目录,关停退出500家以上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
全面清理整治镇村产业小区和工业大院,清退2570家“散乱污”企业。对电力、水泥等重点污染源进行严格监管,并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控制扬尘污染
落实施工单位扬尘污染控制责任,要求沙尘必须覆盖、路面必须硬化、出工地车辆必须冲洗车轮、拆除违建必须洒水压尘、暂时不开发的地方必须绿化。城区也要加强道路洒水。
●更严格地督察检查
参照中央环保督察模式,对全市16个区实施市级环保督察,督促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基层环保网格化管理机制建设,将“最后一公里”环保责任落到实处。增加环保执法编制,组建环保督察队伍,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惩处偷排超排行为,依法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强化区域联防联控
在环保部的统筹调度下,加强与天津、河北等省市的协调联动,统一会商、统一预警、统一应急、联动执法,做好空气重污染应急和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努力推进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