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T价值
牛散集中营;研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专注于ST股的价值发现与风险提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ST价值

关于ST的10点思考

ST价值  · 公众号  · 股市  · 2025-05-25 22:2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年报和内控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立案调查的公司、并购市场的“壳”问题、“ST”相关话题等多个方面的观察和投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避免投资年报和内控有问题的公司

对于年报和内控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公司,可能存在造假或内部管理严重混乱的问题,不建议投资。

关键观点2: 避免投资正在立案调查的公司

正在立案调查的公司风险巨大,可能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不建议投资。

关键观点3: 正确看待并购市场的“壳”问题

并购市场的“壳”是市场化的产物,不要妖魔化。干净的壳包括央企产业整合腾出来的壳、经过破产重整的壳以及业绩下滑的次新小市值。

关键观点4: 关注ST股的风险与机会

ST股既有风险也有机会。风险在于可能面临退市,机会在于有明确的时间窗口和买卖双方容易达成交易。

关键观点5: 关注控制权变更满3年的ST公司

对于控制权变更已满3年且公司遇到ST困境的,大股东可能有资产注入预期。

关键观点6: 国资控股的ST公司值得关注

国资控股的ST公司或其控股股东旗下有较好的资产,可能存在注入预期。

关键观点7: 重组失败的ST公司可能有继续重组的预期

曾经重组失败的ST公司,在新规下更有可能继续重组。

关键观点8: 理性看待ST投资

ST只是一个符号,ST投资是一种理念。投资者应关注困境反转、重整重组预期,而不是仅仅看符号。

关键观点9: 警惕夸大宣传,注意风险提示

投资者应多参与价值哥的互动,警惕网上夸大投资收益的宣传,并注意价值发现与风险提示的平衡。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ST只 是一个符号,有的选的时候,不想要这个符号(站在国企角度确实有这种顾虑),但在没的选的时候,“有”就不错了。


【四】ST, ST 的风险; ST, 也有 ST 的好。第一是紧迫性,有明确的时间窗口;第二是买卖双方容易找到对方,在紧迫性背景下容易达成交易。


【五】控制权变更已经满 3 年,且目前公司遇到 ST 困境。如果此时大股东还有优质资产不在上市公司的,可能有资产注入预期。而且控制权变更满了3年后,即使注入再大的资产也不会被认定为借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