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观音菩萨”为何又称“观世音菩萨“?
我们日常所说的“观音菩萨“,又经常被人称作“观世音菩萨”。这是何故呢?
观音菩萨是佛经中的一位菩萨。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大量的梵文佛经也被众多信徒翻译为中文,其中观音菩萨便是由梵文意译过来的。其实,它最初的译名正是观世音菩萨。到了唐初,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名字中的“世”字,才讳略称作观音菩萨。
5、“释迦牟尼”是什么意思?
佛祖释迦牟尼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终于大彻大悟,超脱了轮回和生死,成为了佛陀。
佛陀出家前是释迦族人,牟尼是“智者”的意思,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智者”的意思。
6、为何称禅林住持为“方丈”?
在《西游记》等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我们常见将禅林寺庙的住持或是出家的师父称作“方丈”。这个名字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古时印度寺庙的僧人大多住在一起,而僧房大多是一丈四方之室,故称之为“方丈室”,后来便慢慢演化为指住持的居室,而今天就成了对禅林住持或师父的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7、“三宝殿”是什么?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那三宝殿是什么地方呢?
三宝殿是佛教用语。三宝即佛、法、僧;三宝殿就是佛、法、僧的主要活动场所。
佛是指佛像代表的神佛,法是指佛教经典,僧是指僧侣。三宝殿就是指举行佛教活动的的场所,如大雄宝殿;法就是存放经卷的藏经阁;僧是指僧侣休息的禅房。
8、佛教的出家人为什么叫“和尚”?
“合”即忍耐和顺从的意思,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佛教认为,人间一切的痛苦,如生、老、病、死,都是来源于人的各种欲望;为了超脱这种痛苦,必须清除这种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