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郎club
极大智,视天下!汇聚政商民智,解析财富生活。这里聚合了郎咸平、陆新之、邵宇、刘煜辉、林采宜、陆亦琦、胡慎之等一批专家学者,尖锐、严谨、不从众。致力于为大家提供高附值服务,整合各方资源成就一个全方位、立体化、有号召力的品牌和内容提供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郎club

拿着20亿美元,麦当劳也跑了!“卖身”的真相是什么

郎club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1-10 12:4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如果站在麦当劳的角度,交易的实质是他们从中国套现20.8亿美元(税前);如果站在中国立场上看,由于凯雷也是美国公司,所以涉及的外汇流出大概是13.52亿美元。

所以,虽然中国内地、香港的麦当劳门店一家都没有关闭,而且交易各方承诺未来5年将新开1500家新店, 但从资金流动方向上看,麦当劳的确“跑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麦当劳急于套现?我觉得以下几点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中国房价快速上涨,导致门店租金价格飙升。 一般来说,麦当劳、肯德基这类洋快餐,都倾向于跟业主签署长期租赁合同,通过自身品牌优势和信用,压低价格、锁定通胀和利润预期。结算方式一般有两种:保底租金和按营业额抽成。

但过去20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店铺租金成为吃掉洋快餐利润的最主要因素。部分店铺被迫上二楼、三楼,或者缩小面积。

第二,员工工资快速上涨,成为洋快餐第二大成本压力。 中国广义货币M2的快速增长,导致房价上涨,最终推动全社会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自然也大幅上升。过去若干年,各地政府不断提高最低收入标准,修订了劳动法,出台了收入倍增计划,这些固然是为民众谋福利的好事,但也增加了企业的压力。

事实上,过去这些年企业面临着利率高、汇率高、税负高和员工工资增长快等多方面的挤压。其中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比如餐饮业、制造业首当其冲。我一个朋友,曾获得过某洋快餐的加盟权,看了10多家店的数据后,被迫放弃,原因主要是房租和人工成本上升太快,感到没有多少前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