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158Lab
时事、世事、事实,台湾最聪明的女人陈文茜,用视频与文字,问遍世界、质疑真相。 此为陈文茜大陆唯一授权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158Lab

1.5小时破亿,这是什么神仙打架的电影啊!| 独家专访《哪吒:魔童降世》

158Lab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9-07-27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于是,他就乖乖闭关,跟着师父学习法术,期待有一天自己可以成为小英雄,人见人爱。


那是哪吒最充实的时光,凭着一个小小的愿望,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满足。

那也是饺子心里最纯粹的时光: “做《打,打个大西瓜》的时候,就我一个人,想到哪儿做到哪儿,没有剧本,连设计图都没有就开始直接建模。可能也是这样的原因,导致我当时做得挺兴奋的,每天都有很多的灵感迸现。”

他用“饺克力”为这三年零八个月的自己署名,他说这是两样他喜爱的食物拼成的名字:

好吃,管饱,“还可以在短时间里补充很多的能量”。


02 1600个人

5000个分镜,80%的特效


2009年底,“饺克力”动画工作室创建,饺子正式踏上了动漫人的职业道路。此后大概五六年的时间,他沉寂下来,一边接商业项目,一边学习动画制作的专业知识。

2015年,《大圣归来》, 带回了国产动漫断档了数 十年的荣光与希望, 也成功吸引了众多资本涌入动漫行业,盘活了包括《大鱼海棠》在内的数部“难产”许久的长片制作。

也就是在那一年,光线传媒找到饺克力工作室,双方达成合作,共同创立了可可豆动画影视公司,立项《哪吒降世》。



这是饺子的第三部作品,也是他的第一部动画长片。

根据官方资料,《哪吒:魔童降世》全片实际参与制作人员超过1600人,协助的制作团队有60多家;最初有5000多个分镜头,大概是普通动画的3倍,最后经过导演挑选留下的不到2000个;全片约80%都是特效镜头,共邀请了全国20多个特效团队助阵……

这些数据,不管哪一个放到行业里对比,都是数一数二的,用饺子自己的话来说, 这已经是一部“集国内全行业力量”而成的影片。


也正因如此,他愈发感受到,对比美国和日本完善的动漫工业体系,中国相去甚远。


在制作《哪吒:魔童降世》时,他遇到最艰难的问题是 如何传递自己的想法。 从业者职业素养参差不齐,是因为人才匮乏,大家都活得没有尊严,付出同样的努力,在别的行业获得的更多。

“你一个医学毕业生,为什么要选择去做这个行业?”

在闭关的三年零八个月里,甚至是在之后的十年里,这样的处境,没有人比他更了解。


“国漫崛起,恰恰证明了国产动漫还并未真正崛起。 我们仍然只能依靠少量爆款作品来积攒口碑,并未形成一种常态。



03 做自己的英雄

2014年3月,饺子开通了微博。

他的第一条微博是周星驰在《国产凌凌漆》里的台词:


十年了,已经十年了,我还以为国家已经把我忘记了。

怎么会呢,就算是一条底裤,一张厕纸,都有它的用处。

所有 《哪吒: 魔童降世》的参与者 ,内心 仿佛 都憋着这样一股劲儿。饺子说,《哪吒:魔童降世》的预算其实也并不算多,但之所以画面还是精益求精,是很多团队在不计成本付出的结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