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投研圈
新财富投研圈是基于新财富十余年各类品牌评选推出的资本圈活动平台,针对资本圈高端群体,3000家上市公司、新三板、34个研究领域的1600家分析师及一级、二级市场专业投资者机构等沟通互联的系列线上线下的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投研圈

政府工作报告传递重大信号

新财富投研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21-03-08 18:2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总基调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与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0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一脉相承。伴随经济回归潜在增速,货币政策确认回归常态,同时,当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货币政策尚不具备全面收紧的条件。
2021 年,货币政策 大概率继续稳健中性的主基调,“不急转弯”但“慢转弯”, 稳杠杆、防风险、目标重要性上升, 降成本目标重要性下降。
总量来看, 货币层面,资金面维持紧平衡状态,流动性“不缺不溢”,量缩价平,信用层面,信用扩张周期进入下行阶段,2021年社融、M2、信贷增速逐步回落。 事实上,伴随2020年5月以来货币政策回归常态,DR007中枢抬升,2020年11月社融增速见顶,流动性拐点已经出现。
结构来看, 结构性宽松和收紧并存。 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新基建、绿色发展、“三农”、科技创新、小微和民营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会议提出“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长30%以上”。 另一方面,从审慎管理房地产融资、地方债、影子银行等三大方向结构性收紧金融信用政策。
我们在2021年初先后发布《 我们正站在流动性的拐点上 》、《 2021年大趋势:通胀预期和流动性拐点 》、《 滞胀来了 》。


四、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流动性退潮

《报告》提出,“防范化解金融等领域风险任务依然艰巨”,“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3月2日,郭树清主席在银保监会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同样表达了对金融风险的高度关注。
我们认为,2021年主要存在三大风险点。1)逆周期政策退出后,可能产生不良贷款上升、债务违约等增量风险。 2020年,疫情冲击下货币财政政策大幅宽松,社融、M2快速上升,带动宏观杠杆率大幅抬升,居民、企业部门杠杆率分别抬升6.1、10.4个百分点。 2021年,流动性退潮阶段,信用风险上升。 2 )存量风险处置仍需稳步推进。 当前存量金融风险主要为 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影子银行层层嵌套规避监管隐蔽风险、问题股东恶意操控甚至掏空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大中型“僵尸企业”债务违约风险股权质押风险、地方政府违规大规模举债形成隐形债务风险等 3 )警惕海外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带来的外部风险。 2021年,伴随疫苗推进、经济复苏、通胀预期抬升,美联储货币政策退出节奏存在加快风险,四季度存在开始讨论缩减购债规模的可能,资本流动方向可能由流入转向流出,需警惕外部风险。
稳杠杆防风险成为2021年重要政策主线之一。多措并举,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1)精准把握好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引导金融服务实体。2)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3)加强 房地产 宏观审慎管理,继续落实三条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4)规范 地方政府债务 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隐性债务风险。5)继续治理金融乱象,2021年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 推动 影子银行 健康规范发展


五、扩大内需,扩大消费,发力“新基建”
《报告》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继五中全会、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再度强调要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 重点提出要扩大农村消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两新一重”投资、新基建投资,挖掘内需潜力,优化内需水平。
在稳定和扩大消费方面,重点指出要扩大服务消费、汽车消费、农村消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