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她们不再相信女生此生做得最重要的选择就是选择一个好老公,
她们不再相信可以通过嫁人一劳永逸地过上好的人生,
她们也不再相信一份看上去闲适稳定的工作就可以保障后半生平安喜乐,
所以
她们从一开始就以各种姿态扑上去瓜分这个世界。
02
于是和琳达说,我们好像从大学毕业开始就在不断地权衡人生的优先级。
大四找工作的时候,对于我们学小语种的女生来说,这种权衡显得更为突出。工作其实就分为两种,驻外的和不驻外的。
而其中的区别也大可以很快的来概括。
去海外的工作,大多一去很多年,远赴他乡,长期和家人分开,不确定什么时候回国,不确定回国以后做什么,但听起来激动人心,且收入也比较好。
毕竟对于一个四年学了一门其他国家语言的学生来说,用这门语言工作,去到那个遥远的国家,应该就是我们的诗和远方吧。
留在北京的工作,大多是文字翻译类,大多从进到那个科室开始,就能够看到至少未来十年的模样,
平淡枯燥,反正和激动人心无关,收入也极其普通甚至很低,至少和互联网没法儿比。
但这些工作也有很魔幻吸引人的地方,从毕业开始你就可以拥有一个安稳的北京生活,
可以确定未来将生活在哪里,可以过上工作两三年后顺利结婚生子的生活,如果你想要的话。
再概括一下,老师们会说,去海外的工作,甚至是去非洲,比较适合男生,在北京不用驻外的工作,比较适合女生。
后来呢,后来也几乎就是这么选的。
大多数男生选择了去海外,大多数女生不停地在权衡工作和生活。
我觉得并没有什么错。
03
但我们通常以为,毕业找工作,我们权衡过这一回以后,我们就一劳永逸了。
我们如果选择了相对安稳轻松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一劳永逸地不再需要权衡了。
但,直到我30岁的这一年,我才知道,这是我们年轻时候犯下最大的错误。
我们天真地以为,只要我们选择了那个相对轻松的工作,我们人生家庭和事业的权衡就结束了。
真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