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2
首先声明一下,以上我举的例子,均来源于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并且根据我所接触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运营人员,工作都呈现如下状态:
-
运营流程,业务流程不通畅,
-
大量重复性,统计性工作,手工性工作,没有成就感,
-
疲于奔命,要想达到目标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
工作数据化呈现不够快速,直观,无法把控,
-
运营工作无法快速复制,规模化,输出不稳定
等等等等
这种运营状态,亦或者是运营体系,我都称之为
“手工作坊式”运营。
没有系统化支持,纯靠人工手动,堆人,堆时间,
而这种“手工作坊式”运营。
大量存在于初创公司,B轮,C轮公司,甚至还有一些上市公司(是的,有些上市公司的运营体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一直认为它是产品和公司的毒瘤。
尤其现在大量公司需要用户高速增长,优质体验的时候,这样的“毒瘤”拖慢了进度,耗费了人力,浪费了资源,虚度了时间。
就好比当你希望产品的运营能够飞起来的时候,根本飞不起来。
那这种手工作坊式的运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没有重视“运营系统化”。
03
如果这件事情能让系统帮你去做,那就不要自己去做。
我认为这是“运营系统化”的核心。但它能帮助你的不仅仅于此。
首先运营系统化能够减少重复劳动,增加人效。
比如在前面举的例子中,运营人员做好系统化的推进,完全可以将用户电话留存到销售跟进完整链路打通,减去诸多的统计,转送的环节,甚至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让系统自动生成各渠道的转化报表。
再比如之前举例现金贷的那家公司,信贷员完全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系统,每天上传自己的陌拜对象,时间,脱离微信群汇报这种傻傻的方式,以及各种合同走系统化后台审批,避免邮件漏掉。
甚至系统化还可以帮助你生成信贷员的放款金额,排名等各种数据,助你快速做到运营支持。
其次运营系统化能实时把控成本和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