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跛足的人心心念念想上天,不就跟“夸父逐日”一样,充满美好的浪漫主义色彩吗?
但好像不是哦,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五行志一》,故事是这样的:
故事是这样的,西汉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有个叫隗嚣的跛脚少年
在天水起兵反莽想称帝,可惜后来屯据陕甘一带,却被东汉光武帝刘秀率军歼灭了。
在他称帝前,天水一带流传着一首童谣:“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
这首童谣讽刺隗嚣,你一个跛脚汉,口口声声“要上天”,如果你都能上天去,地上早就走光没有人了。
此后,“蹇人上天”被人们用来比喻不可能之事。
没想到啊!“蹇人上天”还真的和“你咋不上天”这句流行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例句
:我为拯救生灵,不惜这条老命,卖油翁,岂学蹇人升天而贪荣利者乎?
bó shì mǎi lǘ
博士买驴
什么?博士买驴?是想吃火烧了吗?那就去买啊?
博士,是古时官名,博士确实去买驴了,但这并不是这个成语要表达的意思…
这个成语出自大名鼎鼎的《颜氏家训》:
说当时有个博士,熟读四书五经,满肚子都是经文。他非常欣赏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
有一天,博士家的一头驴子死了,就到市场上去买一头。双方讲好价后,博士要卖驴的写一份凭据。卖驴的表示自己不识字,请博士代写,博士马上答应,当即写了满满三张纸。卖驴的不认字,博士就念给他听,过路人都围上来听。
过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凭据。卖驴的听后,不理解地问他说:"先生写了满满三张纸,怎么连个驴字也没有呀?其实,只要写上某月某日我卖给你一头驴子,收了你多少钱,也就完了,为什么唠唠叨叨地写这么多呢?"
在旁观看的人听了,都哄笑起来。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几句讽刺性的谚语:"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
后众人们便用“博士买驴”来形容写文章或讲话不得要领,虽然写了一大篇,说了一大堆,却都离题很远就叫"博士买驴",或叫"三纸无驴",也就是所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例句
:写文章不能学博士买驴,不得要领。
dōng rì kě ài
冬日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