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园
哲学是爱智慧, 爱智慧乃是对心灵的驯化。 这里是理念的在场、诗意的栖居地。 关注哲学园,认识你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哲学园

绿皮书:神经科学与社会科学最前沿的的交叉融合研究

哲学园  · 公众号  · 哲学  · 2019-06-24 0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新古典主义革命:现代经济思想的工具和美学特征的确定

保罗·萨缪尔森

显示偏好的一般化公理

理解经济“理性”

公理体系:根据显示偏好的一般化公理建构的“世界”

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的一般化公理这类工具的局限性

加入一些公理:迈向一个更丰富的期望效用理论

期望效用定理

结论

第四章  通过心理学,在经济学中理解大脑

在黑暗中摸索:一个寓言

这个例子值得认真对待:暗视觉的心理物理学

“暗感知”

还原:从感知到视紫红质

恩斯特·韦伯与现代心理物理学的诞生

古斯塔夫·费希纳的贡献

S.S.史蒂文斯

信号检测理论

随机效用模型

成功的“甜蜜”

第五章  行为经济学:突破传统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模型的限制

阿莱悖论

埃尔斯伯格悖论

禀赋效应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面对损失时的追求风险的偏好

前景理论在经验上的局限性

前景理论在理论上的局限性

迈向跨学科综合:第四条道路

第六章  是因为,而不是“似乎”

米尔顿·弗里德曼

一个例子

对弗里德曼的一个回应

探寻经济学的“硬理论”

结论

第二篇  选择机制

第七章  神经生物学的“自然类”:理解神经生物学思想中的抽象

人类大脑的感觉系统

灵长类动物大脑的运动系统

眼动

身体动作

结论

第八章  “硬”的期望效用理论与标准模型的雏形

“硬”的期望效用理论:一个简单的理论

将感觉与反应联系起来

一些问题及其答案

结论

第九章  随机性以及效用与选择的分离

第一目标

第二目标

通过机制将主观价值与行动链接起来

“Argmax运算”的“神经实现”

理解神经科学中的“另类”模型

小结

随机性,本地相关以及“硬”的期望效用理论的一个严重缺陷

结论与含义

第十章  神经随机性的意义与关于选择的行为模型的皮质表征

期望主观价值和随机选择

神经随机性与行为随机性

相对主观价值

皮质标准化

选择与“皮质理论”

相对期望主观价值的经验测度

第十一章  本篇结论:融合选择机制

选择机制小结

行动中的选择机制

“硬”的期望效用理论、“硬”的随机期望效用理论与相对期望主观价值

超越眼动系统和猴子决策

我们不是用眼睛进行选择的,但是……

我们不是猴子,但是……

可是,猴子选择的只是动作……

结论

第三篇  估价

第十二章  价值问题

心理物理学:“多少”?

“参照点”的漂移导致绝对价值无法恢复

编码函数对相对价值的转换

经济学:边际效用与“有多好”的问题

背景与选择:什么时候甚至连行为数据也会“宠爱”一个非常“好”的理论

行为层面的参照依赖

在“硬”的理论中如何直面参照依赖

尽量减少损害:处理参照依赖的新古典主义方法

参照点在一个“硬”的理论中意味着什么

第十三章  多巴胺能神经元:我们如何学习和存储价值

对多巴胺和大脑估价系统的解剖分析

强化学习理论

多巴胺的生理机能与关于多巴胺的理论

多巴胺的生物物理学分析

结论

第十四章  在大脑前部定位和构造主观价值

内侧前额叶皮质和纹状体:主观价值的“首都”

价值的构造

结论

第十五章  超越新古典主义:行为神经经济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