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熊彼特的理论现在已经过时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创新环境出现了新变化。
第一个不同,熊彼特给创新下了一个定义,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重新整合。
但是现在的人都不这么看了。认为创新是市场信息的重组。只有市场信息重组,你才能有新的发明、新的经济组织出现。
第二个不同,当年熊彼特提出创新理念的时候,他认为人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家,另外一种是发明家。
发明家整天在实验室中,企业家在市场上,但是二者之间是没联系的。企业家要寻找项目,看看有一些什么新发明。发明家也希望自己的发明能够更多的被推广,这两者血药平台,没有平台就找不到对方。但今天的情况不一样了,今天都认为重要的是有中间人,因为他们懂得现实情况,能够把科学家和发明家结合起来。现在年轻人认为创意最重要,没有创意就没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创业。现在完全变成了新情况,自然有中间人在为企业家和发明家指路,把两者结合到一起。
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这些人,他们还是大学生的时候就是咖啡厅的常客,会在咖啡店里讨论新的创意,今天,中国也已经普及了这种氛围,你到中关村的咖啡店去看看,全是年轻人、博士生、他们都在交换信息,因为信息是最重要的。这样就有了创意,有了创意,后面的问题就好办了。
第三个不同,熊彼特一直认为贷款是最重要的,企业家如果不和金融家有密切的联系,得不到贷款则一事无成,这适合于一百年前,但今天不是这种情况了。
现在,资本很多,但是不知道项目在哪里,它要靠创意来辨别项目。一旦有了好项目,资本就自然到了。
当然,银行贷款当然是一条路,但是投资也一是条路。别人看你这项目好,他就愿意来投资,平台已经搭成了,所以今天不像一百年前,你要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去贷一点款,只要真是好项目就不怕,因为资本都在找项目。
第四个不同,一百年前的年轻人有力气、能干活,是简单劳动者。
今天就不一样了,大学生、研究生、年轻教师都在找机会。现在的人才是不断出现的,今天比过去的机会好得多。但是, 机会跟挑战是并存的。这一批年轻人出来不怕失败,反正我什么本钱也没有,我就是在那里讨论讨论,介绍人把资源介绍给他,有了我就做。
今天的年轻人是不可小看的。他们今天可能没有什么资本,但是他们不怕失败,不停的在这里折腾,能够有10%的人成功就不错了,5%的成功也不错了。但总有机会能成功的。
第五个不同,今天的产业链比过去大很多倍。
一百年前一条产业链的形成可不是简单的那时候没有平台、没信息、没有中间人。今天就不一样了,产业链的形成是很快的,谁能想到快递业发展得这么快。这都表明了今天的年轻人跟过去不一样,今天创业链、产业链的形成充满了新气象。
最后一点不同是,一百年前最大的发明来自军工。
一艘航空母舰集中了当时各种最新的发明,天上的战斗机是最新的,这都是从军工部门开始的。但今天不一样了,民用部门变成了主角,甚至军工部门也在用民用部门的新发明。这就表明了人们思想在变化,民用、军工渐渐打通了。这些情况都告诉我们,重视创新一定要懂得创新给我们的是什么?创新给我们是希望、创新给我们的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