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东西
智东西-聚焦智能变革,服务产业升级!作为智能行业新锐媒体,智东西专注五大领域:VR/AR;AI/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智能出行;智能家居/物联网;智能穿戴/智能医疗,通过内容、活动、报告以及社群等方式助力“智能+”时代的创业和产业升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智东西

北京网约车正式“持证上岗” 微软发布轻薄AR眼镜原型

智东西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5-22 09: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微软发布轻薄AR眼镜原型 酷似黑框

微软研究院日前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全息增强现实头显技术,可带来高分辨率和80度宽视场的紧凑头显,从而潜在地解决了HoloLens目前的大部分短板。微软推出这款新的AR眼镜的过程十分低调。这款AR眼镜看起来就像是一副黑色、厚框的普通眼镜,与高科技、笨重的HoloLens外观相距甚远。

原型设计部分来自于微软的研究人员Andrew Maimone、Andreas Georgiou和Joel Kollin 的论文,论文描述了用于原型设计的数字全息技术。研究人员预计在2017年8月在洛杉矶举行的Siggraph会议上讨论更详细地介绍这款设备。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我们展示了各种近眼全息显示技术(宽视场、紧凑型的因素、多焦点等),但我们还不能在一个设备中实现所有这些功能。”该设备仍然是一个早期的原型,缺乏几个AR和VR(虚拟现实)设备的标配功能,如头部追踪,所以可能永远不会被量产。即使如此,这一原型设计仍可以成为可穿戴AR技术领域的一些新的发展的基础。

3、北京网约车新政过渡期结束 需持证上岗

5月20日,北京版网约车新政5个月过渡期结束,新政正式实施。在北京范围内运营的网约车需按照新政要求合法合规运营。记者从交通委交通执法总队了解到,过渡期结束后,还不会“一刀切”式要求所有车辆和司机持证上岗,该项工作将逐步推进。

去年12月,北京颁布了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延续了征求意见稿中明确的“京人京车”的规定,其中要求接入网约车平台的个人和车辆须经过审核,具备相关资质后方可上路营运。

过渡期过后,北京是否就要严查车辆资质和人员资质呢?记者昨天从北京市交通委交通执法总队相关人士处了解到,考虑到平台取得运营许可的先后不同,司机开展考试的程度不同,过渡期之后,执法人员不会“一刀切”式的要求驾驶员持证上岗。“从平台取证,再到个人和车辆取证,需要一段时间。北京有统一布置,慢慢推进。”上述人士透露。

4、东莞严打违规网约车 司机需半年办两证

5月21日,记者从东莞市交通部门获悉:打击非法营运的专项行动现正展开,而不符合东莞网约车新规要求的网约车在重点打击之列。如何辨别网约车是否“触雷”?

东莞市交通部门的这次专项行动,旨在整治出租汽车营运市场秩序,蓝牌车、假出租车、“霸王出租车”(议价、拒载、不打表、私调计价器等),一如既往地在严查之列。而“不符合条件网约车”则首次明确被纳入打击范围。本月4日,东莞网约车新规落地,对网约车设置了一系列“准入”条件,并要求未来的网约车必须办“两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目前,因为首批“两证”尚未发放,东莞为此安排了180天的过渡期,方便现有“合条件”的网约车办证。最直观的办法就是看车牌是否粤S牌。至于符合条件的网约车,在半年过渡期内仍能载客如常——但如果想要长久营生,必须在此期间办妥“两证”。简而言之,这半年里,“无证”但“合条件”的网约车可继续上路载客,而“无证”且“不合条件”的网约车,将被视为非法营运车辆而被查。

5、ofo小黄车X计划参与发射民用娱乐卫星

5月20日,ofo小黄车正式发布“X计划”,宣布将支持中国卫星创业公司九天微星发射民用娱乐卫星,该卫星计划于2017年底至2018年初择机发射,具备星空闪烁、太空自拍、太空VR等功能,卫星同时搭载物联网载荷,进行卫星定位监控和信息回传试验。未来,ofo有望通过以该卫星为起点的物联网卫星星座,进行共享单车卫星定位监控和信息回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