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江南1535
喝茶,创业,找梦想。—— 一只安静的小茶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江南1535

风吹专栏 | 江南愤青: 一部明朝看现世

江南1535  · 公众号  ·  · 2017-10-13 1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个就是过去政治的现实,有钱人不肯被侵害利益,文人被有钱人驱使,按照有钱人的喜好来评价一个人的是非 。绝大部分人看到的东西,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也就是这么回事。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张居正如果不是,明朝会不会灭亡之类的文字,文字最后一句话深得我心: 他说地主不愿意给政府交高额的税,所以政府没钱,也就无法对抗后金军队的入侵,迎接他们的命运最后只能是政府盘剥本来没钱的人来维持统治,而这帮人最后的结果必然就是揭竿而起,直接把那些看不到未来的舍不得出钱的有钱人给搞死 。是的,这个就是明朝灭亡最现实的答案。


魏忠贤当政的时候是天启帝,这个人喜欢做木匠,基本上所有事情交给魏忠贤去做。魏忠贤这个人总结起来就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干掉东林党,他每天看到这一帮傻逼,叽叽歪歪,不干正事,特别烦。弄了个东林党点将录,给各个人编号,用了三年时间,一个个弄死他们。 这个就是为什么魏忠贤会是个大奸臣最直接的原因,因为历史是活着的文人写的,崇祯当皇帝的时候,东林党又上台了,这帮人死命用手里的笔写各种魏忠贤的坏话,把他写成古往今来最大的奸臣 。而魏忠贤死了,无法替自己说话,所以,话语权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这里。


第二件事情魏忠贤大力收税,魏忠贤是农民出身,基本上没有对农民加税,关键农民也没钱加税,张居正改革的时候,大力发展工商业,魏忠贤就对工商业进行征税,天启帝的时候江南光茶税一项就有20万两进账,而崇祯帝的时候连十万两都收不上来。那么不征工商税打仗的钱哪里来?天启帝的时候几乎没有民变,只有北边后金不断侵扰,钱主要用来北部打仗,但是就这点东林党死命反对,东林党主要是江浙人构成,所以很多人想加入东林党,江浙人还不同意,后期很多人也搞了很多党派出来。


他们死活组团反对魏忠贤加税,魏忠贤烦死这帮傻逼,直接用第一条把他们干死,强制收税。但是到了崇祯上台,东林党得势后,搞死了魏忠贤,还取消了各种税,越赚钱的行业越不收税,矿税不收、海外贸易税、盐税、茶叶税等等都降低或者取消,为什么啊?因为你这些 行业都是东林党代言人的地盘啊,最终导致朝廷没有税,支撑不了北部战事,怎么办?向农民收税啊。

最后的结果就是 越穷的地方税负越重,加上天灾不断,大量农民破产,直接形成流民。


在天启帝的时候几乎没有民变,只有苏州发生了一起工商冲击官府的事件。这里说明的问题也很有意思,其实越有钱的人,他的钱越动不得,一动就闹事。越没钱的人,只要不让他真无路可走,反倒可以随便动。 所以革命往往跟贫困无关,跟期望有关 。动既得利益者群体的利益绝对比动无立锥之地群体的利益更难。


流民事变里有一个人叫李自成,这个家伙本来好端端的是个小白领,结果让东林党一夜之间把工作给弄没了,他之前的工作是邮电局工作者,就是驿站工作人员。东林党取消了驿站,他无处可去加入流民,一弄两弄,居然成了领袖,成了闯王。然后每次想到自己好端端工作没有,就恨死那些东林党,后来基本上到一处就把每天唧唧歪歪的有钱人,直接扔到大锅里给煮了。


第三件事情魏忠贤在的时候关宁防线得以组建,孙承宗、袁崇焕、满桂、祖大寿委以重用,甚至魏忠贤还能以国事为重接受东林党人推荐的熊廷弼,《明史》本传载,御史侯恂请朝廷破格任用袁崇焕;魏忠贤把持的朝廷还是破格录用了袁崇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