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压力其实会越来越大,因为
30岁还没结婚也会影响领导对你的看法。
所以我现在在业余时间做副业,希望能够渐渐独立养活自己,再从央企的压抑环境中跳出来。
“我觉得事业与家庭不可能有真正的平衡”
B,35岁+,销售总监,已婚,女儿6岁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考虑是否能够做到“事业和家庭平衡”,现在我觉得它是一个伪命题:
完全平衡的状态是无法达到的,你必须要选择更偏重其中一方,而相对放弃另一方。
首先,
女人一怀孕,就会别无选择地开始被“绑架”,因为你的身体被真实地占有了,你的精力也几乎被完全地占据,
你不得不为她而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改变很多习惯。其次,
我曾经也像很多人一样以为,这种“绑架”主要在她出生后的前两年,但其实这种影响的周期始料未及的长久,
相反,在她成长后,我还会更加不自由。因为在早期,你的任务主要是生活照料层面的,比如喂奶、喂食、陪她玩耍等等;但当孩子两三岁后,她逐渐开始和你交流和互动,你的陪伴不仅更为重要,而且任务更加复杂。
在一线城市,几乎所有父母都会给孩子报学前早教班、艺术启蒙班,而每一个教育项目都需要家长的全程参与和全身心陪伴。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小学,家长则每天无论多晚都要做作业、检查作业,还要帮他们准备烹饪项目、节庆演出和聚会等等,很多学校甚至要求,至少一名家长全职陪护。
而我的工作则是互联网行业销售,时间不稳定,经常出差,需要随时和客户联络。如果要顾及工作的话,陪伴孩子的时间自然会变少。与此同时,很多年轻人都带着新的观点和技能进入了这个行业,如果我要跟上社会的脚步,就必须非常努力、勤奋,不断吸收新知识。而且我们
行业的工作节律是偏离孩子生活规律的,
孩子上下学时间是早8点-晚5点,但我早上8点送完孩子去工作,别的同事都没到岗;晚上则更不可能在5点下班去接她。
与此同时,让我难过的是,家人和身边的人对我的事业无法给予理解和支持。
他们觉得爸爸为工作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女性“生而不养”则要受到谴责,
但如果我加班回来晚了,丈夫、长辈都会说,
工作的付出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你最重要的还是服务好我们呀。
至于工作之外的兴趣点更是应该完全放弃,我以前也喜欢打球、看电影、约朋友,
但几乎身边所有人都认为,我应该把全部业余时间留给孩子。
更令我内疚的是,女儿自己也会责怪我。比如有时她非要等我回家,明明很累了也撑着不睡;她报了一个音乐兴趣班,在这个班上,家长其实也有很多唱歌、跳舞的任务。平时每周末都是我陪她去,有一次我工作排不开,就让爸爸陪她去了,结果爸爸的参与程度不够,回来女儿就说,以后如果妈妈不去的话,我也要请假不去上课。
久而久之,我在工作时经常会感到内疚。有一次在外地出差,回到酒店已经非常累,结果家里人打电话来,话语中带有责怪,我只能挂了电话,一个人在床上委屈地大哭。我发现自己必须要做出抉择:
要么就在工作上放弃更高的追求,要么就失去在孩子生活中的参与。
最后我选择了前者。
我也去研究了一些号称是事业家庭平衡的女性,但发现她们也一定会更偏重一方,如果你事业非常好,那么家中基本都有一个常驻的阿姨,妈妈在孩子的成长中往往只做一些决策,并没有太多事务性、陪伴性的工作。
我开始有意识地给工作做减法,不去过多地追求突破和创新,在职位选择上,我更愿意选那些更灵活的职位,如果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管理成本,我会谨慎考虑;我也会放缓资源的维护和拓展,尽量减少出差拜访。更可怕的是,
我
自己渐渐地也有主观上的进取心减退。
比如,我是公司中层,本来也处在事业的上升期,但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
与身边的男同事相比,我上升的瓶颈并非能力的差距,而是投入的热忱程度不同。
我时常很困惑,觉得自己仿佛是在被推着走。在过去的双职工家庭里,父母各忙各的,孩子也就这么独立长大了;
但现在的社会环境又过度强调父母的陪伴和参与,除非你意志非常坚定,否则真的很难抗拒这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