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些被拿来当做是信任感缺失的推举案例,在我看来,不过是群情汹涌的现世社会里普通人正常而基本的自我保护罢了。
更可怕的不信任,在于群体心理的巨大分裂
:
官民之间,人们不信辟谣,偏信传谣;
商民之间,不信国货,一味青睐洋品牌;
家长不信任老师,患者不信任医生,观光客不信任店家……
悲催!人们遇到事情,遇到人,总是将质疑放置在信任前面之时,而这根本不正常。
但说到谁应该对此负责,公平来讲这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失败。
每个人都该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巨大透支负责。官方的监督缺位,民众价值观的异化,客观上都起到了为社会的负面与病态“添砖加瓦”的作用。
想起那句充满正能量的网络名言:
“你所站立的便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中国便怎样。”
这话当然不完全对,但我们可以以此为鉴的是,应该放弃那种“一切假丑恶都是体制的错”的公知思维怪圈。
修补社会信任的裂缝,需要民众调整心态,用善心、平常心看待外部世界。
当然,更需要有关部门承担起自身的责任,通过法律和制度手段规范社会秩序与道德,重建社会的公平与信任。
中国人的信任从未超出过家庭范畴。
经济学家阿罗曾经这样断言,世界上很多经济落后可以通过缺少相互信任来解释。
而在中国社会中,社会中间组织一直处于缺位状态。中国社会的信任依然停留在家族信任阶段。
1. 没有信任,就没有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