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刘润在2024年的年度演讲中分享了8个主题,包括面对商业世界的各种难题和挑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他强调了价值、稀缺、壁垒、资产、杠杆和飞轮等六个变量在战略规划中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如何应对客户难题、价格下滑、内卷、变老、智能来袭和出海等难题。刘润也分享了个人和团队如何通过补充心力来应对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最后,他鼓励创业者保持战略思考,持续进化,并在商业世界中寻找新的机会。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面对商业难题的解决方案
刘润分享了如何通过价值、稀缺、壁垒、资产、杠杆和飞轮六个变量进行战略规划,并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和策略。
关键观点2: 补充心力
刘润强调了补充心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多巴胺充电法、内啡肽充电法、血清素充电法和催产素充电法,以帮助个人和团队应对商业环境的压力。
关键观点3: 应对商业挑战
刘润针对客户难题、价格下滑、内卷、变老、智能来袭和出海等难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策略。
关键观点4: 保持战略思考
刘润鼓励创业者保持战略思考,持续进化,在商业世界中寻找新的机会。
正文
再来聊聊B站。
在B站上做内容,秘诀是一个字:酷。
去年12月,我去杭州调研,专门拜访了一个年轻人。B站上的百大UP主。影视飓风的创始人,Tim。他是96年的。比我小20岁。你猜,他们的一条视频,可以“酷”到什么程度?
答案令人惊叹:他们买下了一颗卫星。那种真的可以上天的卫星,然后用火箭把它发射到太空。这颗卫星上携带着5000多人的梦想。我希望在深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我希望成为一名飞行员,翱翔在蓝天。我希望妈妈的病早日康复。这些梦想,在宇宙中不断地轮播。
太酷了。
是的。B站上的年轻人非常多。而年轻,就等于是“酷”。
再说小红书。
逛小红书,就像走进一个精致的美妆店。在这儿做内容,要记住一个字:美!
很惭愧。我在去小红书调研之前,从来没有在小红书上发过帖子。所以,为了表示尊重,我临时抱佛脚。想把一篇长文搬运过去。
结果发现,小红书的帖子,只能发1000个字符。而我的那篇文章5000字。我只好发了5个帖子。我问小红书的同学,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限制。
她们说,就是为了防止你这样的文字狂魔,来“卷”小红书。在小红书,图片和视频才是主角,文字只是点缀。
所以在小红书,多发图。多发视频。然后问问自己,是不是足够“美”?
再说微博。
在微博上发内容,你得问自己:这够不够“气人”。
我那么喜欢的明星,居然出轨了!你说是不是很气人?怀孕的女员工,居然被公司辞退了?你是不是气得想摔杯子?我们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居然又被裁判欺负了?你是不是气得想打人?
在这几个大平台中,微博最像传统意义上的“舆论场”。它就像一个大喇叭。能让“情绪”,尤其是气愤的情绪,传播得更广。
现在,终于来到了国民第一平台:微信。
微信,就像一个热闹的社区。它有两个主要的活动场所:公众号和视频号。
先说公众号。
做公众号,要记住一个字:懂,就像图书馆一样,讲究逻辑清晰。
对这点,我自己也有一些粗浅的体会。刘润公众号,平时会写一些文章,分析商业世界。
我们最受欢迎的文章,是《让十几万人睡不好觉的回购协议,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哦,原来金融不是天书。是《美元降息之后,你还需要知道的5件事》。哦,原来经济也能说人话。是《萝卜快跑,是一场诸神之战的开始》。哦,原来创业也有大戏。
在这个图书馆里,我们不敢炫耀知识,而是帮助读者,获得“理解的乐趣”。
最后,说说视频号。
在这里做内容,你要问自己:这够“好”吗?像春天般美好的那个“好”吗?。
因为视频号,沉淀了更多年长的用户。他们更偏好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婆媳,少点计较才能家和万事兴。这是不是很美“好”?今天,终于轮到日本羡慕我们了。这是不是很美“好”?人生,就是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是不是很美“好”?
牛中酷美气懂好。
当然,所有这些平台都已经复杂到,不可能真的只用“一个字”就能完全概括。但是徐达内的分享,依然给我很多启发。
无论我们在哪个平台寻找客户,我们都要首先要对这个平台有深刻的洞察。
然后,才能善用平台,触达更多你真正的客户。
客户变少,怎么办?
善用平台。在不同的平台上,用不同的内容,触达不同的客户。客户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然后,做好:
全域经营。
什么是全域经营?
全域经营就是:用好公域的红利,建好私域的壁垒。
什么是公域的红利?
短视频平台有个概念,叫:广告加载率。现在主流平台的广告加载率,大概在10%上下。就是你每走10步,就会遇到一个推销员。但是微信视频号的广告加载率,只有大约3%。就是走30步,才会遇到一个。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这条街的商业气息还不浓,租金便宜。这就是“公域的红利”。要抓住红利。因为红利总会消失。红利,是短暂的供需失衡。
什么是私域的壁垒?
聊得再好,最后都想加个微信。事情再大,最后都得看朋友圈。几乎所有你的用户,都装了微信,所以,如果能在你的微信,和他的微信之间,建一座“私域之桥”,那么从此,你每天都可以免费过桥,触达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目标用户。建立“私域之桥”,永远都不晚。因为所有你花在建桥上的努力,都是你“私域的壁垒”,帮助你长期留存客户。
短期靠公域的红利,长期靠私域的壁垒。这就是全域经营。
最后,我用一个小故事,来结束这个模块。
这是深圳盐田的一家农贸市场。照片上,是它的一个档口。卖牛肉。我很喜欢这样的档口。非常接地气。
但是现在,各种生鲜超市和买菜APP大量出现。再接地气,农贸市场的客户也越来越少。怎么办?
这个档口的老板,叫龙泰吉,是个00后。他说,我有个“解题思路”。那就是:
帮客户“多做一步”,超越期待。
这就是他多做的一步。帮助客户,把“一块肉”,炒成了“一道菜”。
龙泰吉,建了一个微信群。对一位档口老板而言,菜市场,是他的公域,而微信群就是他的私域。全域经营。微信群里,都是经常来买牛肉的“老客户”。张三说,我要一条五花趾,烤肉用。李四说,我要一斤吊龙,涮火锅用。王五说,我要半斤肥牛,炒着吃。对了,帮我炒一下。然后,龙泰吉就会切好肉,配好菜,最后炒好。让顾客带走一道菜,而不是带走一块肉。
顾客想要的,真的是“买菜”吗?不。顾客想要的,其实是“吃饭”。
推出“免费代炒”服务后,龙泰吉立刻成了农贸市场的顶流。而整个市场的客流,也翻了一番。
客户减少,怎么办?多做一步。超越期待。从一块肉,到一道菜,到一顿饭。你每多做一步,客户就可以少做一步。而客户每少做一步,他就可以离你更近一步。
是的。你不容易。其实你的客户更不容易。
当你遇到困境时,与其想着如何让客户多掏钱,不如想着如何为他多做事。
客户难题,怎么办?
转换客群。抬起头。你最重要的客户,可能还不在你的视野里。精准营销。把更有价值的产品,卖给更有需要的客户。善用平台。在不同的平台上,用不同的内容,触达不同的客户。超越期待。你每多做一步,客户就可以少做一步。而客户每少做一步,他就可以离你更近一步。
抱怨是没用的。我们只有寻找解题思路。
不要把客户当成难题,而是要帮助客户解决难题。
祝你不断面对难题、解决难题,不断创造新的客户。
除了客户减少。2024年,很多企业还遭遇了另一个难题。那就是:
价格下滑。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这样一种感觉。
今天的消费者,似乎越来越“理性”了。或者说越来越“清醒”了。
朋友们,我们来看看这张照片。猜猜这是啥?
首席铲屎官们可能会眼熟。没错。这是一只:草编猫窝。
为什么要用“草”来编猫窝呢?用皮的,用布的不好吗?因为猫主子可以用它来磨爪子。爪子太长,走路不利索。草编猫窝,又能睡觉又能磨爪子。是猫咪的“多功能沙发”。
那这个“多功能沙发”多少钱?
上个星期,我在淘宝上看了一下。大部分用户愿意花20-40元买一个。算个中间价,大概30元。
贵不贵?好像还行?嗯,但有人不这么想。
你再搜一次。这次,你搜“草编鸡窝”。
草编鸡窝和草编猫窝,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大部分用户,只愿意花14-28元购买“草编鸡窝”。中间价大约21元。比猫窝便宜了30%。
草编鸡窝,是草编猫窝的“平替”。
这种平替,还有很多。
想买“脱毛刀”?单价觉得贵怎么办?试试搜“医用备皮刀”。就是医院在手术前刮去毛发用的刀。8块8。十把。
想要直播间的“拍摄背景布”?搜“纯色床单”。挂起来,立马有种专业感。
“口红收纳”太贵?搜“马克笔收纳”。你不说,谁也看不出来区别。
这一代年轻人,花钱越来越清醒。医用备皮刀、纯色床单、马克笔收纳,都是这一代年轻人喜欢的“平替”。
不是我买不起。而是平替更有性价比。
日本著名战略咨询顾问大前研一,写过一本书,叫《低欲望社会》。描述这一代日本年轻人,那种对物质消费“超低欲望”的精神状态。
为什么?年轻,不正是一个人最爱花钱的年龄吗?
大前研一说,这是因为日本经济增长停滞,人们对未来缺乏信心,加上老龄化加剧,年轻人减少。日本社会就像个压力锅,咕嘟咕嘟,最后煮出了“低欲望”这道菜。
其实,不只是大前研一。日本出版了很多著作,描绘这种“低欲望”的现象。
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讲如何只保留“让心怦然心动”的物品,而丢弃所有其他。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讲如何通过减少物质占有,简化生活,来追求内心平静。
古市宪寿的《希望难民》,分析日本年轻人对未来缺乏希望的心态。
对日本的年轻人来说,在各种社会压力下,我依然希望快乐。但是,我希望这个快乐不贵。
这就是“低欲望社会”。
那么,中国,也会进入自己的“低欲望社会”吗?
说中国已经进入“低欲望社会”,为时尚早。
中国和日本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显著不同。最大的不同是,日本年轻人在“失去的三十年”里缓缓流淌,而中国年轻人在“腾飞的四十年”里奔腾不息。所以,中国年轻人对未来的信心,明显强于日本。
但也正是这份信心,让他们对海外品牌不再盲目追随。他们更加相信国货、配料表和朋友的推荐。
平替流行,就是年轻人对价格的态度转变:
“我可以买贵的,但我不能买贵了。”
怎么办?
今年,我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卢柏克。他说,他的工作就是帮助年轻人,获得不贵的“简约乐趣”。
这个地方,是西双版纳。下面的嘎洒镇。下面的曼丢古寨。曼丢古寨是一个千年古寨,被热带雨林包裹。而在这张照片里,被热带雨林包裹的这个房子,是一所“青年养老院”。
什么是“青年养老院”?我问卢柏克。
他说:就是给年轻人充电的地方。
卢柏克这个年轻人,很有趣。他曾经带着66元出发,走遍中国。一路上,他像个游牧者,靠打零工换口饭吃。有时候别人多给钱,他还会退回去。为什么?他说:
不要给一个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作弊的机会。
所以,卢柏克特别能理解年轻人。年轻人不是不想努力,只是社会给了他们一个梦想,却忘了给他们一把梯子。怎么够也够不着。这时,他们需要的不是“爹味教育”,而是一个喘气的机会,充电的地方。
所以,他就做了这个“青年养老院”。
那么,在青年养老院里干嘛呢?
在这里,你可以来个1-2周的“微型退休”。没有工作群的轰炸,只有鸟叫叫你起床。想徒步就去雨林里走走,想种菜就把手插进泥土里。
真好。那价格呢?
卢柏克说:“我这里的成本不高。这地方本来是个学校宿舍,闲置了。所以成本并不高。来住一个月,我们只收一两千。这样其实也还有得赚。”
价格太低,怎么办?卢柏克的解题思路是:
用简约乐趣,给年轻人充电。
年轻人需要养的,当然不是老。而是那颗“催人老”的心。
现在开业,是不是很少看到送“花篮”了?是的。大家都送“麦篮”了。里面是金灿灿的大麦。意思是:祝你生意红火,开业“大卖”!这就是“简约的乐趣”。
今年高考的考场外,向日葵“大卖”。为什么?因为它现在叫“一举夺魁”。9块8毛5一束。你只要花9块8毛5,就能“一举夺魁985”。真是“简约的乐趣”。
有段时间,其实我焦虑得不行。但我自己不知道。于是,薛明送来一挂绿香蕉,上面挂了个牌子:禁止蕉绿。焦虑是能被“禁止”的吗?她说:我不行,但时间可以。过段时间,这挂香蕉熟了。
果然。一成熟,就不“蕉绿”了。这就是“简约的乐趣”。
这个世界已经这么不友好。到处是难题。但我们总有“小办法”,给自己一点“小快乐”。
简约乐趣,听上去都是低成本。但是,我们不能都去西双版纳吧?我们的成本很高啊。成本高,是因为产品好啊。我总不能辣子鸡丁里不放鸡丁,黑胡椒牛排里不放牛排吧。总不能为了低成本降低品质吧?
当然不。降低成本,不一定要降低品质。
这位老师,叫胡光书。尚和管理咨询创始人。
我今年在管理理论上,受到的最大启发之一,就是来自于他。和他聊完之后,我认识到自己的自大无知。还好胡光书老师不嫌弃,及时帮我纠了偏。
纠了什么偏?那就是:
低成本的核心,不是降低品质,而是减少浪费。
提问。
你是一个工程师。在工厂里拧螺丝。下面的四个动作,你觉得哪一个是浪费?
A)找螺丝;B)拿螺丝;C)放螺丝;D)拧螺丝
给你5秒钟思考。5,4,3,2,1。答案是:有可能全是浪费。
找螺丝,拿螺丝,放螺丝,我都理解。现在机器都能做。可是,最后那一下拧紧的感觉,应该是必要的吧?为什么“拧螺丝”也是浪费呢?
因为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并不是“拧螺丝”这个动作,而是“紧固的那个效果”。
紧固,为什么一定要用螺丝?榫卯结构怎么样?或者来点胶水?这样一来,拧来拧去的这个动作,是不是有可能就省了?
胡光书老师说,你去越汇乌鸡卷看看吧。
不懂,就要听话。
今年8月份,我一路小跑,来到河南鹤壁的越汇乌鸡卷。向它的CEO邓凡华请教,什么叫:减少浪费。
邓总说,我给你举个例子。
我们的工厂,每天会在不锈钢台面上,加工鸡肉。然后,清理台面,再加工鸡架。清理台面的过程,要花4分钟。
一位员工提出来,要不咱们用桌垫吧?就像吃饭时铺个餐垫,吃完直接换新的。这样,清理台面的时间,就从4分钟缩短到了1分钟。
这就是:减少浪费。
然后,加工鸡架。以前我们用“镊子”去除鸡架的内脏,要花14到20秒。所以这活,需要5个人干。
一位员工提出来,要不我们试试“弯头水果叉”呢?结果,用叉子一试,时间几乎减半!从此,5个人的活,现在3个人就能搞定。
这就是:减少浪费。
邓总说,我们最大的浪费,是库存。
以前咱们进冷冻的鸡肉。占库房,占资金,解冻还要花时间,非常麻烦。一位员工提出来,为什么不用冷鲜的鸡肉呢?虽然很容易变质,但可以少进多次嘛。今天进,今天做,今天发。
邓总说,这一招,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虽然流程复杂了不少,但节省下了大量的库存和资金的占用。过去,我们一年的滚动库存需要占用资金2700万元,现在只要170万元。
这就是减少浪费。
真不错,但是你们的员工为什么会这么主动,提这么多减少浪费的好建议呢?
我们鼓励员工,提出减少浪费的好建议。不管有没有用,一个建议就发50块。持续改善。现在我们每年发出的奖金,超过100万。
但我们因此而减少的浪费,仅2023年一年,就超过1000万。
价格下滑,怎么办?
胡光书和邓凡华的解题思路是:减少浪费。
价格问题,越来越重要。但靠降低品质和牺牲利润换来的“低价格”,从来都不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减少浪费带来的“低成本”才是。
客户“永远”都想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
100年前是这样。100年后,也一定还是这样。所以,不要纠结。
这也应该是企业永恒的追求。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思路,解答价格难题吗?
有。在过去几年中,当很多公司不得不降价时,有一家公司却逆流而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平均售价”。
看图。
2021年,这家公司产品的“平均售价”,是11.5元。2022年,疫情期间,很多企业都在降价求存。但他们的产品,平均售价逆势上涨到12.1元。2023年,继续上涨到13.3元。今年,甚至涨到了14.6元。
3年时间,涨了26.96%。在这个大家都在降价的时代,这家公司仿佛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楼梯,悄悄往上走。
你能猜到,这家公司是谁吗?
它就是:
名创优品。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名创优品是低价的代名词。但过去几年,他们正悄悄撕掉这个“标签”。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那你可能必须先理解什么叫“情绪价值”。
蔡钰老师是我所知道的,最早用情绪价值来解释商业现象的老师。她在得到课程《情绪价值·30讲》里,提出过一个产品价值公式。
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
你买了一杯咖啡来提神。你愿意为它付多少钱?20元?这就是:功能价值。
如果这是《黑神话·悟空》的联名款呢?喝着它,仿佛置身游戏世界。这时你愿意付多少钱?40块?这就是:情绪价值。
再告诉你,这是全球限量1000个的特别版杯子。玩家们正在疯抢。你是否想买来收藏,将来转手赚一笔?这就是:资产价值。
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再仅仅为功能价值而买单。
一瓶可乐,因为印有奥运会标志,而身价倍增。一件T恤,因为印上热门电影的角色,而价格翻倍。一瓶香水,因为明星代言,而售价飙升。
所以,想把商品卖得更贵,关键在于向消费者传递“情绪价值”。
什么是情绪价值?蔡钰老师说,
情绪价值,就是用户为了获得某种“情绪”,而愿意支付的价值。
但问题来了。“情绪”,到底值多少钱呢?我也想因为情绪价值,把20元的杯子卖200块。但是,消费者不买账啊。那么,谁能为情绪价值定价呢?
名创优品的创始人,叶国富说:IP。
什么是IP?
米老鼠是IP。Hello Kitty是IP。哈利·波特是IP。Chiikawa是IP。这些都是知名IP。
叶国富说,IP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给情绪价值定价。
想象一下,有这么一只玩具熊。你愿意为它花多少钱?20块?30块?
但是,如果这个熊,能给你带来“情绪价值”呢?你很喜欢它呢?
有多喜欢?就像喜欢“草莓熊”一样的喜欢呢?这时候,这个熊的价格,就可以变成199元了。听起来贵吗?其实,很多人都会买。因为他们觉得值。
从30元到199元,这中间的差价,就是草莓熊这个IP,为“情绪价值”的“定价”。
消费者对贵和便宜的感知,是比较出来的。和谁比较?
和他心中的“参考价”。
草莓熊玩具定价199元,就是“参考价”。使得99元的同款正版玩具,显得很便宜。
想明白这件事,就好办了。
很多人都在说,价格太低了。这是因为,大家都在从“功能价值”的基础上,竞相降价。从30,降到28,25,甚至18。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从“情绪价值”的角度出发,在199元的基础上,适度降价呢?卖99元,对消费者来说仍然很有吸引力。
因此,在获得草莓熊的官方授权后,我们开始生产它的正版周边产品。最终,我们的定价是45元。果然,最后大卖。
叶国富说,品牌为功能价值定价。IP为情绪价值定价。
价格下滑,怎么办?
叶国富的解题思路是:
兴趣消费。我们不卷功能价值,我们卷情绪价值。
所以,并不一定降价。把兴趣做“价值锚点”,你的商品,也可以越卖越贵。只要“用户”觉得值。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用户觉得“值”,那就是:
提升用户体验。
在中国商业界,有一个独特的存在,叫“胖东来”。
大家信任它,是因为它选品能力特别强。不仅质量好,还很有特色。大家喜欢它,是因为它的服务体验很贴心,到处都是用心的小细节,很打动人。而大家尊敬它,更是因为它的老板于东来很有爱心,关爱员工,帮助同行。
所以,这几年我一直特别想去胖东来看看。
今年8月,我总算找到了机会,约上黄碧云老师,和问道中国的创业者们,一起去胖东来。真的是收获满满。但今天我想重点和你分享其中的一项收获:用户体验。
看这张照片。
重点看价格标签。有什么特别。是的,上面有个明显的“约20个/斤”。
黄老师说,曾经有顾客抓了一把零食去结账。结果被价格“刺”了一下。不买吧,很没面子。买吧,又不爽。于是,他选择了投诉。
你说这有什么好投诉的。是你自己拿多了啊。但胖东来的员工不这么想。
客户没错。员工没错。那就一定是系统出了错。改变系统。
于是,他们在价格标签上加了个“约20个/每斤”。你只想买半斤?那数10个就行。
看这个塑料袋。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经常搓不开?怎么办?
胖东来的店长和员工,会不断观察顾客的消费卡点,有问题立刻讨论,马上解决。这个问题,在架子上放一个小水球就解决了。沾点水,塑料袋就搓开了。
还有一次,一位顾客说:你们的袋子看上去很厚。打称。你先把水果称完,我再装进袋子里吧。
怎么办?
看照片。
我们去的这家胖东来,称重的刻度是从-10克开始的。而不是0。一个袋子,大约4克。我让出10克来。你套两个袋子也没关系。
叹为观止。
但是,最让我触动的,还不是这些超市里的细节。最让我触动的,是那个超市外的厕所。
为什么?因为,这个厕所,有8个女厕位,3个男厕位。
我一直很困惑。男女用厕所的方式和时间,是显而易见的不同。女生明显需要更多的厕位。但为什么男厕和女厕的厕位数量,是一样的?是因为“对称美学”吗?是因为“一直如此”吗?
所以,女厕门口永远排长队。甚至发生过,女生集体抢占男厕的故事。但凡有办法,哪个女生会愿意抢占男厕所啊?
但是胖东来的厕所,8个女厕位,3个男厕位。太贴心了。真是一座超市,在宠一座城。
你可能突然就理解,为什么“对员工好”这么重要了。
因为顾客的反馈,都是公司成长的土壤。员工就是枝干。这些枝干深深扎进了顾客的反馈里。只有把员工照顾好了,他们才能从顾客反馈的这片土壤里,开出体验的花,结出盈利的果。把员工照顾好了,他们自然也会想对顾客好。并因此对产品用心,对体验用心,对合作伙伴用心。持续改善。
正是这种持续改善,让胖东来不断获得客户的信任。
低价可能是一时的诱惑,而信任才是长久的承诺。
价格下滑,怎么办?
简约乐趣。用一些简约的乐趣,能给年轻人充电。减少浪费。让客户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兴趣消费。我们不卷功能价值,我们卷情绪价值。持续改善。低价可能是一时的诱惑,而信任才是长久的承诺。
价格,不是一场零和游戏。更不是一场有限游戏。
有限游戏是为了“赢”。
但我们创业,不是为了“赢”客户,是为了“赢得”客户。
祝你持续进化,在“赢得客户”这个无限游戏里,永不离场。
除了价格下滑。今天很多创业者,还在遭遇另一个难题:
行业越来越卷。
2024年,很多创业者感叹,今年我们的行业太“卷”了。卷得让人喘不过气。
说到“内卷”这个话题,我想餐饮业可能最有发言权。
看这张照片。你能猜出,这些设备是干什么用的吗?
它们是厨房设备:水槽。灶台。冰柜。不过都是二手的。
红餐网创始人陈洪波告诉我,从去年开始,有个行业特别火:餐厅“收尸人”。餐厅有生就有死。一旦倒闭,他们就去“收尸”。一台厨房设备,买来10000元。“收尸”的时候只要2000元。然后转手卖给下一个跃跃欲试的新玩家,大概可以卖到3000-4000元。
这些设备中最常见的,是奶茶设备!咖啡,火锅,也不少。因为他们最“卷”。
以前一杯奶茶30块。现在15块都嫌贵。以前一杯美式咖啡20多。现在不要199,不要99,只要9块9。太卷了。
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说,中国的餐饮业就像个“轮回池”,八百多万家餐厅中,过去一年“卷死”了三百多万,又“重生”了四百多万。速生速灭。如此往复。
其实,何止是餐饮行业。只要是存量市场,哪个不是在跑这场马拉松?
你不跑吧,别人超过你。你跑吧,又怕累趴下。
怎么办?
要破解这个难题,得先搞清楚:
到底什么是“卷”?
看这张图。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盒子里的一株植物,你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存空间?
如果你认为,这个盒子就是你的整个世界,那你就得使劲儿了。你多我就少,你快我就慢。但是,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就互相挤压。最后都缩成一团,活得很难受。
这就是:内卷。
再看这张图。
这四张照片,都是中国著名的风情街。你能猜出,哪个是南京的老门东吗?
答案是:第三个。
很多人逛风情街,就是想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买点“专属纪念品”,感受下“原汁原味”。结果,每条街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臭豆腐、玻璃珠、砖瓦房。连空气都是一个味儿!
中国青年报做过一项调查。6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风情街,“千街一面”。
这就是:内卷。
怎么办?
这位老先生,叫三浦展。是日本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写过《第四消费时代》,《下流社会》等等很多畅销书。对日本老龄化和少子化下的社会心理变化,有很深刻的洞察。
今年,我有幸见到了三浦展老师本人,向他请教,很有收获。
老先生和我们聊了很多。
但当他聊起下北泽时,才真正开始两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