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人物
每天最精彩最生动的原创人物报道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人物

这一次跑马拉松的,居然不是人

每日人物  · 公众号  · 人物  · 2025-04-20 10:0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亦庄机器人马拉松比赛的情况,介绍了参赛的机器人队伍和他们的表现,以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竞争氛围的酝酿。文章强调了机器人马拉松作为展示和测试技术和耐力的机会,并提到了机器人在比赛中的摔倒和损伤情况。网友对此次比赛反响热烈,纷纷关注和讨论机器人的表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机器人马拉松比赛


关键观点2: 机器人技术和竞争氛围


关键观点3: 机器人的表现和挑战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美女机器人幻幻,走出起跑线没多久就摔了。图 /每日人物摄

一个机器人长相极其拉风酷炫,配备四个风扇,一个正方形底座,身体仿佛高达,多以长方体组成,颇有哪吒三头六臂、脚踩风火轮的风范。它由工作人员牵着缰绳出场,迈出起跑线,风扇飞速旋转,很快就失控,工作人员努力控制方向,在旋转720度之后,“大风车”机器人“轰”一声爆炸式摔倒,身体散架的同时,风扇还兀自旋转着。


“大风车”机器人撞墙。图 /每日人物摄

隔着围栏,一位观众拍拍胸脯,“幸好跟人类选手分开跑了”。

全程21公里的距离,对机器人是个严峻考验。虽然它们不会累,但电池会没电;人类的膝盖会磨损,它们全身关节里的电机也会因为过热而崩溃。一位眼尖的观众看到,“机器人都跑冒烟了!”工作人员拿着冷却液冲上去,这是属于机器人的“云南白药”。

跟小顽童同属一家公司的旋风小子,跑着跑着摔了一跤,头直接摔掉,工作人员拎着孩子后脖子的“大筋”给提溜起来。不明所以的路人听到大家讨论“掉头”,“以为是掉头,没想到是掉头”。

考验更大的是机器人们的工程师。天工Ultra身前的领跑工作人员,是公司专门花钱雇的专业跑者,另外一位是它的工程师,全程陪跑;其他机器人也大多有人类工程师陪跑,拿着遥控器或是冷却液,累得满头大汗,呼哧带喘。看直播的网友们说,比赛的是机器人,累断腿的是工程师。

旋风小子和小顽童虽然个子矮,但很独立,在比赛的很长时间里,工程师只用坐在 后面的赛车上 看着就行。

比赛逐渐有了种悲壮感。旋风小子第六位出发,先是一路猛冲到第二位,中途历经换电池、摔掉头、更换机器人,被自己哥哥“小顽童”超越,孩子爬起来,继续跑,以第三名的成绩完赛,体育精神不输隔壁赛道的人类选手。


坚持完赛的旋风小子。图 /视觉中国

在旋风小子步伐变慢,深一脚 一脚的时候,护栏外的观众同样为机器人大声呐喊“加油!”“坚持住!”这是人类对机器人萌生的怜悯和敬意。

不管是人类选手还是机器人选手,都是“黑皮肤”的最厉害。天工最先过线,用时2小时40分钟,47分钟后,小顽童冲破终点,又过了19分钟,“弟弟”旋风小子也来了,小顽童过去接应它,两个机器人挥着小手使劲原地踏步。因为换了四次机器人,有罚时,旋风小子最终获得第4名。


天工获得第一名。图 /视觉中国

此后,除了上海卓益得科技的行者二号、EAI,上海半醒科技队“精灵”,不再有机器人完赛。22个选手,跑完全程的只有6个。

在比赛 成绩上,人 类以压倒性的优势让机器人黯然失色。一位65岁的大爷参与了这场“人机对决”,前几公里他按正常配速跑,等到10公里后,他腿有些抽筋,速度 慢了下 来, 护栏外,隔壁赛道的天工这时候超过了他。踩着关门时间,大爷跑到了终点,再往隔壁一看,机器人都没影了。



亦庄的机器人朋友圈

毋庸置疑,赛场上最受关注的当属天工Ultra。

比赛这天,它第一个现身,有媒体全程跟踪报道,亦庄官方的直播里,它的镜头也最多。第一个冲线之后,前来采访的媒体蜂拥而上,有人的摄像机实在没有空隙,垫起脚把沉重的机器举过头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