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偿服务在一些行业领域利益嵌入很深”
“当然,每次改革都会或多或少触及部分单位、部门和个人的利益。”姜鲁鸣表示,从部队来说,有偿服务在一些行业领域利益嵌入很深,一些单位有偿服务收入已成为自我保障的主要财力来源,创收谋利思想根深蒂固;从地方来说,一些项目涉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部分企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从承租户来说,有的项目投资比较大,投入成本还没完全收回,希望能继续经营下去。
姜鲁鸣认为,个别单位、部门和相关人员对此有一些不理解,但通过政策宣传、思想沟通和耐心疏导,再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清停方法,相信大家最终都能从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考虑问题,积极配合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的推进。
焦点
1、军队医院还能否为百姓看病?
停止有偿服务后,军队医院还能不能为老百姓看病?军队科研院所还能不能承接地方科研任务?营区内引进的社会化保障项目,算不算有偿服务项目?
适度为民服务,弥补社会资源不足
针对这些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国防大学教授姜鲁鸣透露,军委机关对这些问题正在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涉及的医疗、科研、幼儿教育、新闻出版等行业,大多是优质紧缺资源,适度开展为民服务,对弥补社会资源不足发挥着重要作用。”
姜鲁鸣以军队医疗行业举例说,相对群众就医需求,我国优质医疗资源还存在较大缺口,军队在坚持姓军为战的基础上,适当利用富余资源为民服务,既有利于践行人民军队的宗旨,缓解国家医疗资源短缺的压力,又有利于锻炼军医的诊疗技术,提升医疗水平,为战时提供技术储备,“另外,从外军情况来看,一些国家军队医疗体系也不同程度地承担着服务社会的职能。”
姜鲁鸣表示,同样的道理,军队科研、幼儿教育、新闻出版行业,适度承担社会保障任务,可以缓解国家相关资源紧张的矛盾。
营区内引进社会化保障项目将被规范
对于营区内引进的社会化保障项目,姜鲁鸣认为,这是利用社会优势资源为军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可有效减少“军队办社会”的负担,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出台政策进行规范和明确。
针对“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后,是否会造成军事资产的闲置浪费”的疑问,姜鲁鸣表示,军队资产的根本属性是军事性,军队资产配置使用的首要目的是保障战备需求、服务部队建设,“必须坚持军事需求牵引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姜鲁鸣认为,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后,将会有部分富余资产空置,这些资产是我军长期建设积累的成果。相关处理方式上,他认为,首先应实施集中统管,根据军事战备需求、军队改革和建设需要,重新进行价值评估和整合,在军队内部按需统筹调配使用,发挥其最大的军事效能。其次要根据资产特点,结合国家赋予军队的社会保障任务,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将部分资产纳入军民融合发展体系。
姜鲁鸣还透露,为防止再度出现有偿服务的情况,军委机关将实行严格的经费收支“两条线”制度,以保证不发生自收自支现象和滋生腐败。
2、复杂敏感房地产租赁项目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