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特斯拉车载触显屏核心供应商,车载业务开启公司二次成长。
汽车中控触显屏将成为车内核心交互平台,未来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公司凭借在消费电子触显业务的积累,率先布局车载触显业务,早在2014年即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已为Model X/S/3供货,并陆续导入福特、奔驰、宝马、克莱斯勒和丰田等国际,上汽、奇瑞和江淮等国际国内一线客户,未来公司中大尺寸一体化板块将持续收获业绩。
全面屏风口下,消费电子触显业务带动业绩放量。
(1)手机全面屏风口已经到来,公司为核心受益标的。今年苹果三星新发布旗舰机型均已采用全面屏设计,下半年HOV等国内品牌客户亦将跟随。全面屏的实现依赖COF封装和异型切割两项核心技术,长信科技子公司德普特于行业内率先布局,技术实力和产能规模均处于领先地位。下半年公司全面屏产能顺势扩产,将迎来业绩收获期。(2)减薄业务进入苹果链,跨上新台阶。公司持续深耕减薄业务,产能行业领先,近期工艺和产品性能不断突破,进入苹果产业链并为Pad/Mac产品线批量供货,未来有望持续承接高端客户海外订单转移,保持高增速。
风险提示:车载业务拓展进度低于预期,全面屏扩产进度低于预期
4、安洁科技:耕耘大客户特斯拉,开启成长新引擎
安洁科技的功能件和金属结构件产品已进入特斯拉产业链,明后两年Model 3提量,叠加公司新品导入单车供货价值提升,汽车电子业务将成为公司成长新引擎。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59.7元。
安洁科技在汽车电子方面贯彻大客户战略,已为特斯拉批量供货功能件和金属结构件产品,未来量增价升驱动下,有望复制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高增长,开启成长新引擎。我们预计公司2017~19年EPS为0.85元、1.55元,2.17元,维持目标价59.7元,增持评级。
-
进入特斯拉产业链,汽车电子开启成长新引擎。
安洁科技在2016年开始进入特斯拉产业链,目前已为Powerwall系列供应胶、膜等功能件产品,为新能源车Model系列供应电池和中控相关金属结构件。未来两年公司特斯拉业务量价双升,将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1)1H17特斯拉全球销量4.7万辆,同比增长61%以上。特斯拉亲民新品Model 3推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目前订单已超过45万辆。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全年,Model 3产能将持续爬坡,2018年有望交付50万辆。(2)公司目前在Model 3中已导入的产品单车价值量在100美金左右,今年下半年随着新产品的陆续认证和量产导入,单车价值量将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
消费电子大创新下功能件ASP成倍提升,主业强劲增长。
(1)苹果 iPhone X新品已发布,采用OLED屏幕、薄膜Sensor触控、无线充电、玻璃外观等新功能新设计,大创新下产品内部功能件需求升级,ASP成倍提升,公司作为苹果功能件核心供应商迎来高业绩弹性。(2)公司收购威博精密,8月开始并表。威博精密是国内品牌客户金属小件主力供应商,未来与公司协同效应明显,有望打开新空间。
-
风险提示:iPhone新品量产延后拉长,汽车电子业务进展低于预期。
5、顺络电子:品类不断扩张,汽车电子业务成长确定
公司不断扩张产品品类,进入快充、无线充电、汽车电子等领域,在国际大厂加速推进电动车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有望加速推进。
-
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目标价至26元:
公司持续保持消费电子产品电感等优势业务,不断扩展产品品类和下游应用领域。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因为股本增加,2017-19年EPS摊薄至0.56元、0.74元、0.96元。考虑到公司汽用变压器业务进入一线客户,且当前国际车厂宣布加速推进电动车业务,行业发展迎来催化。参考被动元件行业2018年30倍PE,考虑到公司含高成长的汽车电子业务,给予2018年35倍PE,上调目标价至26元,维持“增持”评级。
-
汽车电子业务为长期最明确成长方向:
在汽车电子市场公司切入电子变压器等领域。其中车用电子变压器已通过博世、大陆、法雷奥等一线大厂审核,单车价值2000-3000元。在车载娱乐系统、倒车系统、总线、安全防盗系统中功率电感、RF电感、共模电感等产品不断进入,今年汽车电子业务销售额有望接近1亿元,实现翻倍以上增长。目前各车厂表态将大幅推进电动车业务,这会进一步加快汽车电子元件需求。
-
成长点逐渐多元化,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显示信心:
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切入NFC、无线充电、快充变压器领域,成长点已经多元化。公司于2016年实施第3次股权激励,2017年实施4.9亿元员工持股计划,可见公司对未来发展信心。同时定增项目已经完成资金募集,公司各项新业务有望快速推进。下半年随着手机产业链延后订单的不断释放,业绩逐季向好。
-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进不顺,竞争加剧。
6、长盈精密:多产品齐头并进,新能源业务蓄势待发
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已形成包括Busbar软连接、结构件、防水材料等多产品线布局,收购科伦特进入特斯拉供应链,新蓝海汽车业务将蓄力公司业绩的二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