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狂热粉丝的激情会快速退去,人们渴望翻转、渴望偶像坍塌的奇点心理会觉醒。比如这次事件中,非但苗阜、王自健等相声圈人站台曹云金,舆论里钢丝的声音也观之寥寥。
很多互联网公司都痴迷于舆论战,并且公关品牌部门会站在过去的胜利上沾沾自喜并不断自我模仿。甚至总监会下令“上次怎么打这次还怎么打”,这是一个大坑啊!要知道一两次你是哈姆雷特,次数多了就是祥林嫂。
无论企业公关还是个人,一生能挑动舆论的次数其实都是有限的。
【把危机公关当日常是玩火】
接着上一条可以多说一点。
郭德纲的公关水准,最高处就体现在2010年的“八月风波”后,人人都以为德云社要不行,但他还是咬牙挺过来了。并且越做越好,重新占据相声生态唯一的顶端。
但我这里擅自揣测一下,那之后的郭德纲似乎有点沾沾自喜。一方面他关闭微博评论,无论采访还是演出,永远都在说世道险恶。但另一方面却屡屡挑事,似乎从来无所畏惧。比如这次郭德纲引发曹云金触底反击的微博,微博正文里说祝走的人鹏程万里,但配图中赫然是家谱里“似此寡廉鲜耻令人发指”的字样。
对错此不妄语,但这种表现形式却真有点“撩事”的感觉。
郭德纲本身就是早期“网红”和巨型IP,又在社交媒体上屡战屡胜。其实他是深谙互联网营销之道的。结合近期其他互联网圈子里事件营销的案例,不难发现大家对危机公关的认识出现了一些偏差。
很多人都误以为,有危机公关了,公关部门才有价值。没有危机也要制造危机,人为的引战、出糗、秀下限,甚至玩失踪,都是可取之道。
事实上,郭德纲不断触发危机的玩法,已经给德云社带来了大量关注点流失,并且话语权还在进一步消退。
要知道危机处理和反击虽然看似带来了流量,但消耗的是品牌信誉和正常关注点这些极有价值的资源。企业,尤其是创业团队随意去触发危机公关,堪称最昏庸的公关之术。
【公关修辞=价值观】
最后还要提一点,就是企业外宣对修辞的把握真的无比重要。在互联网时代,字眼就是判断你的一切的入口。很多人会因为一个字爱你,也有很多人因为一个字终身骂你。
互联网修辞学,是一门残酷的艺术。
这次郭德纲得不到舆论支持的一大问题,就在于他在家谱中形容何云伟、李菁为“欺天灭祖,悖逆人伦”。这可能也并非他本意,而是徒弟阿谀奉承之作。但讲真,两个相声演员,不违法不乱纪,哪怕是不认师傅自立门户,也实在犯不上“欺天灭祖悖逆人伦”吧?
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离开的徒弟,首先就把自己钉在了封建糟粕上。与网络主流所崇尚的现代社会、契约文明贸然对立,其实十分不智。
换位思考一下的话,网友也会想,曹云金每年交8000的学费,那不就跟大学没什么区别?如果你有一天不在你大学导师的公司干,跳槽出来了,然后被称作“悖逆人伦”,那也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即使开撕,也一定要站在正确价值观上,决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LOW X型的硬撕者。很多互联网公司一到危机公关就成笑柄,其根源很大程度在修辞没学好。
【结束语】
相声是一门艺术,公关也是。
很多人把公关当工具、当工作,快意恩仇的手段,其实折损的都是自己本来希望保卫,坚决不让他人触碰的那点利益。
假如郭德纲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话,现在依旧不是他的公关最低谷。但如果继续秉持一套错的方法论,那个最低点恐怕会出现。
希望大家在利用互联网之余,先正视整个环境,正视群体共识,也正视自己。
置于这次事件的是非到底怎么看,我觉得王自健评论的蛮好: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话,其实是双向的。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