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催生暴雷风险
当汽车行业深陷
“
价格战
”
狂欢时,魏建军始终保持清醒:
“
我们内部有一个原则,哪怕跌出(产销规模)前十,我们也要坚持走正确的路。消费者愿意买便宜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家都亏钱的行业,可持续吗?
”
魏建军指出,任何商业都需要有利润,只有赚钱造血持续投入才能得到发展,但纯电领域
“
卖一辆亏一辆
”
,这种怪象背后是资本裹挟下商业逻辑的扭曲
——
资本套现离场后,产业只剩
“
赔本赚吆喝
”
的空壳。
当前,持续的内卷已让汽车行业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
2024
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中,新能源新车降价车型降价幅度达
9.2%
;燃油车新车降价车型降价幅度达
6.8%
;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幅度达
8.3%
。
在价格战的影响之下,整个汽车行业上下游的盈利能力持续承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
2024
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
4.3%
,较
2023
年下跌
0.7
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
6%
的水平。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
2024
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度报告》,
2024
年
1
—
11
月,新车市场价格战已致使新车市场整体零售累计损失
1776
亿元。
“有些产品从二十二三万(元),这几年一下降到十二三万(元),什么样的工业产品能降十
万(元)还得到质量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魏建军指出,部分主机厂在价格战的压力下已经偷工减料,威胁汽车的安全、寿命以及可靠性。因此,他建议新能源补贴应服务于行业健康发展,该退出时就退出,国家政策应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核心。
如其所言,当前新能源汽车虽然发展势头凶猛,但迟迟难以摆脱盈利难题,无法形成正向循环。梳理国内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财报可以发现,年亏损数十亿元已是常态,尽管一些企业已经成立了十年之久。新能源汽车“卖一辆,亏一辆”的现状,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而为了持续发展下去,一些新能源车企只能继续举债,其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产业风险也随之高企。
反观全球汽车行业,成熟的国际车企巨头无一不是将盈利当作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财报数字显示,丰田汽车
2024
年财年实现全球营业额
48.04
万亿日元(约
2.4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5%
;净利润为
4.765
万亿日元(约
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