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大家一起去郊外游玩,就在这样的场合下交流。之后他就开始认真地追求我,向我发动了“进攻”。
1934年秋天,我听说李明搬了家,就和女友顺便去看看他,发现满屋狼藉,他正在收拾行李。我问他去哪儿?他说:“去黑海休养。”我将信将疑,因为这时不是去海滨避暑的季节,我们又注意到准备装箱的一双高腰皮靴。这种靴子适合在深山老林里长途跋涉,到黑海浴场怎么能穿呢?我们和李明道别,祝愿他假期愉快。我们断定:他肯定是要秘密回国。在共产国际这个圈子内常有人神出鬼没,执行秘密任务,她们是圈外人,对这些情况只能心领神会,绝不能问及。
后来,我才弄清楚李明的真名是李立三。
有一次,我和远东朋友聊天,有人说好久没有见到李立三了。我听到很奇怪:李立三,就是那个犯过“左”倾冒险错误的人。他怎么会到莫斯科来?
朋友们哈哈大笑说:“你也认识他的呀!”
“我怎么会认识李立三?”我更加感到费解。
“哎呀,我的乖乖!李明就是李立三。”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李立三原来不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而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他当时虽然已经三十四五岁,看上去却像20多岁。
1935年夏天,我从工农速成班毕业,决定报考地质勘探专业。一天,我在家埋头复习功课,电话铃响了,听到一个熟悉的湖南口音,“请找丽萨。”原来是李明。他对去哪里去了含糊其辞,没有告诉我从哪里来的。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去阿拉木图执行重要任务去了,建立与中国苏区恢复联络的秘密交通站。
此后,立三经常给我打电话。我也是陆续了解了立三的经历。
立三一直立志要改造世界,改变中国。他曾写了首诗:投笔效邦侯。他去程潜部当了一个士兵。这样就是逐步走向了革命道路,他后来在程潜和家里的资助下赴法国勤工俭学。回来以后在上海找到了党中央。党中央派他到湖南来开展工人运动,立三是在长沙认识了毛泽东。毛泽东发了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他就去应征了,跟毛泽东初次相交。然后,立三在安源领导了安源大罢工。
安源大罢工的胜利在全国引起热烈的反响,立三作为工运领袖的名字也不胫而走,他参与了震撼中外的五卅运动和汉口收回英租界等重大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他和周恩来一起参加了南昌起义。在1928年六大之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但年轻的立三却被胜利冲昏了头,在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犯了“左”倾错误,这就是著名的“立三路线”。他那独立倔强的性格又激怒了共产国际,1930年10月他应召到莫斯科反省,被解除了中共领导职务,立三只身来到莫斯科,他走出雅罗斯拉夫车站时,没有想到等待他的竟是客居异国的15年漫长岁月。
新婚别
我身边的朋友也都陆续知道了“李明”的真正身份。他们劝我说现在苏联国内的政治形势这么复杂,最好不要跟这样的人走得太近。当时我没有往那边想,因为我性格不是这样的。 我不但是当时、而且在以后都从来没想过这会给我带来什么坏处,我听从的是本能的感觉。
此时,立三已是结过婚,有五个儿女的人。他甚至明确表示将永远以革命事业为重,而把家庭放在第二位,但所有这些都没能使我退却,我决定嫁给立三。
但是党内有规定,立三要结婚必须经过党组织批准,尤其因为我是一个俄罗斯人,所以要去找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负责人王明。王明个头不高、五官比较秀气,俄语讲得很好,但是他神态高傲,开口就是官腔,让人听着很不舒服。虽然王明的语气相当地冷淡,但是他还是批准了我们结婚。
我们新婚不久的一天,立三从康生那带回两个中国男孩,他们是哥儿俩。哥哥谢廖沙十三四岁,弟弟柯利亚十一岁左右。两个孩子虽有俄罗斯名字,可一句俄语也不会讲,听说是不久前从中国绕道法国,由康生专程从法国接来的。兄弟俩刚刚看过一场马戏,非常兴奋,忍不住要向我们表演一番。哥儿俩在沙发床上打滚、跳跃、倒立,把我们的新房折腾得天翻地覆。吃饭时,小弟弟不小心把一碗热汤洒在身上,急得我赶紧拿植物油给他抹肚子,担心出现烫伤。幸亏没那么严重,一会儿就没事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走后,立三才告诉我:“他们的真名一个叫毛岸英,一个叫毛岸青,是我们党的领袖毛泽东的孩子。”从此我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是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