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戒掉手机不现实,但是——只是每天少玩一会儿,真的有用吗?
有的朋友,有的。
2023 年的一项研究,找了 619 名德国智能手机用户,把他们分为三组:
完全戒断组(7 天不使用手机);
减少使用组(每天少用 1 小时手机,坚持 7 天);
对照组(不改变)。
[1]
研究人员们评估并记录了实验对象们的手机使用时长、问题性使用倾向、生活满意度、焦虑抑郁症状、运动频率及吸烟频率,并在实验刚结束后(1 周后)、1 个月后、4 个月后分别再次评估。
注:「问题性使用倾向」包括使用欲望越来越强烈、通过使用手机逃避现实、被禁止使用时会感到不安等。
结果显示,无论是完全戒断组还是减少使用组,都有了喜人的进步——手机使用时间减少了,问题性使用倾向和抑郁、焦虑症状改善了,生活满意度和运动频率提高了,吸烟行为减少了。
简而言之:玩手机时间持续变短,人更开心了,对生活更热爱了,运动更多了,抽烟更少了。
(并且这个进步持续到了 1 个月和 4 个月后。)
图片来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部分项目里,减少使用组的效果都更为显著。
图片来源:文献
研究者猜测,「严格戒断」可能过于苛刻,反而带来负面影响,效果不如减少使用。
他们还用减肥来类比:严格的节食虽然有助于快速减肥,但长期来看体重往往会反弹,不如慢慢减。
图片来源:网络
想来也是,比起「彻底戒了手机」这样重量级的任务,「每天少玩一小时手机」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完成起来容易多了,也更好坚持。
无独有偶,此前也有一些类似研究。
2018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少玩半小时社交媒体,三周之后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就会减轻;
[2]
2020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少玩 20 分钟社交媒体,两周之后对生活的满意度就会提升,而且这种积极作用可以持续好几个月。
[3]
减少的时间不同,但此类研究共同的重点是:少玩点手机,哪怕只是一小时,甚至几十分钟都有用。
毕竟,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