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趣的是,2011年,央视「经济信息联播」中报道,东莞一家五星酒店一年就卖出去4万瓶拉菲。曾有媒体报道:
拉菲10年产量还不够中国人1年喝的。
其实拉菲被中国热捧并非没有原因。
早在17世纪,与康熙皇帝齐名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就将其奉为「国王之酒」,一时,凡尔赛宫还刮起一阵不谈国事,只谈拉菲的歪风邪气,亟待整顿。
不仅法兰西,拉菲酒香还飘过大西洋,让美国总统杰斐逊神魂颠倒。
这位哥不仅是国父,杰斐逊更是历任美国总统中智商最高的天才,精通园艺学、建筑学、词源学、考古学、数学、密码学与古生物学,还是作家、小提琴手,一人就能让哈佛开张:
据说在一瓶1787年拉菲上,杰斐逊曾签下大名TH.F.,二百年后,这瓶酒以10.5万英镑拍卖刷爆历史纪录,成就一段传奇。
值得一提的是,掏钱的大哥名叫「Malcolm Forbes - 马尔科姆・福布斯」。没错,就是那个动不动搞排行榜,让富豪们血拼谁更有钱的福布斯。
尽管后来上面杰斐逊签名被证伪造,但拉菲大名始终屹立,且时刻和各界大佬绑定,化身上流社会的象征。
17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拉菲酒庄被当成封建残余罪证,就此充公,风雨飘摇。读过维克多・雨果「93年」的观众老爷,自然能理解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
直到1868年,一位银行家以440万法郎买下拉菲酒庄,拉菲才得以保全。
这位大救星是「James Rothschild - 詹士・罗斯柴尔德」。
早年间被「货币战争」传得跟妖魔一样,操控世界金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说的就是他们家。
至今,拉菲酒瓶还印着他们家族标志,请认准罗斯柴尔德商标:
尽管拉菲名声延续百年,但最多算众多葡萄酒中的优秀生,甚至上世纪70年代,一度声名狼藉。
当时有媒体爆出,经销商将散装酒灌装贴牌,300万瓶假酒被当成名牌出售,波尔多葡萄酒一片哀嚎,
拉菲乃至所在的整个法国波尔多地区葡萄酒沦为贱民。
到了1982年,老天爷开了天眼,波多尔地区夏天异常绵长,长出葡萄比吐鲁番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