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辑思维
每天一段60秒语音,一篇新角度看世界的文章。关注罗胖,让你每天比别人知道的多一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罗辑思维

AI时代,学什么在未来是有用的?

罗辑思维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4-19 06: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而我想说,原先我们大家依赖的那条路,在今天的AI时代,会被冲击得七零八落。为什么这么说?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教育其实就是一笔投资,我把时间和金钱投进去,最后看的是能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收益,比如找到一份好工作。

过去教育体系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相对来说是清晰的。比如互联网行业,中国需要多少个软件工程师,多少个程序员;房地产,需要多少个土木工程师、多少个家居设计师等,直接培养就行。

但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未来能预见的一些工作,可能都AI帮人干了,可能都机器人去干了。今年3月爆火的Manus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之所以破圈,是因为让大家看到了AI Agent未来会怎么替人干活。

所以,当你不再知道将来确切的工作、职位有哪些的时候,之前教育体系给你构建的那条路,那套指引也就没用了。

这才是AI带给教育最大的挑战。

那么原先的路径依赖不复存在后,我们该怎么培养自己的孩子?

我自己思来想去的答案只有一个, 教育必须帮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让孩子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好东西》电影中上台打鼓的女孩

《好东西》电影里小女孩的例子就很典型。小女孩看打鼓的人很酷,也想上台演出,但是最后发现做观众也挺好。小女孩的家长在孩子想打鼓的时候提供了机会,在孩子想放弃的时候也不勉强。这其实给很多家长做了很好的示范。

02

AI来了,孩子怎么学?

刚才说的是AI对教育的长期影响,那我们再说回眼下。其实这几年AI发展特别快,孩子们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GPT出来之前,大家主要还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老师讲、学生听。后来有了GPT,问问题、找答案变得特别方便,学习也开始变得更主动了。

而到了2025年,随着AI能力越来越强,学习方式又有了新变化。我的感觉是,2024年的AI更像是一套教辅材料,你问它什么,它就答你什么。但到了今年,AI已经不只是答题那么简单了—— 它更像是一个“学习搭子”或者“学习伙伴”,可以跟你来回交流、不断深入,把问题讲得更清楚、更细致,互动也更自然了。

怎么理解这个变化呢?

举个例子,假定历史题里有一道大题是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叫“弱国无外交”。去年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抛给AI,它可能就会给你列举一些有名的历史案例,你能做的就是把这些例子记下来。但是到了今年,还是这道题,学生学习的方法可以是直接跟AI辩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