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热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记者反映的黑车问题他们已经进行了登记,不过如何处理,还需要向领导反映。随后,记者也联系上了儋州市交通管理总站副站长李诚。
【电话采访】儋州市交通管理总站
副站长 李诚:
打击黑车相当困难,你看我们花了多大力气跟交警下去,就因为取证问题,有时候这旅客就不肯跟你作证,对他有利吗?有受益呀。
一听到记者反映的黑车问题,这位副站长就不断向我们诉苦,说因为取证困难,打击黑车的工作实在不好开展。那之前记者们拍摄的视频,能否为执法人员提供些帮助呢?
记者:
您现在在哪?我们跟你一起去总站那边看一下好吧,我们花钱坐了一趟去了海口。
儋州市交通管理总站 副站长 李诚:
证据由我们认定而非你们认定。
记者:
那您说什么是证据?
儋州市交通管理总站 副站长 李诚:
我们抓到是证据。
记者:
你们连去都不去怎么抓证据?
儋州市交通管理总站 副站长 李诚:
怎么抓证据我们有几种方法,怎么抓证据我还不好跟你说。
交通管理总站工作人员的回答让我们疑惑,一边说执法时难以取证导致监管困难,另一边面对记者的投诉举报却视而不见,这黑车问题究竟怎么管呢?
记者:
我现在向你举报总站有很多黑车,我们管不管?
儋州市交通管理总站 副站长 李诚:
要是我穿着制服跟你去查能查得到不?
记者:
我们也没有制服,我们一起去查怎么样?
儋州市交通管理总站 副站长 李诚:
我告诉你,现在我是穿制服出来,看市场情况。
记者:
您在哪做这项工作?我们去见你吧。
儋州市交通管理总站 副站长 李诚:
嗯,我不可能告诉你。
在记者的再三坚持下,副站长李诚最终表示,会安排执法人员赶到儋州汽车站附近进行执法。记者在现场等待了15分钟后,一辆运政执法车也赶了过来,附近拉客的私家车司机看到执法车后,立刻四散跑开。不过,并没有任何执法人员走下车来,执法车辆在附近等待不到1分钟的时间就直接驶离了现场。
儋州市交通管理总站
副站长 李诚:
我们执法人员在那里查处,已经去了好长时间,你没看到吗?
记者:
我看到一个车过来,过来以后人就全跑了。
儋州市交通管理总站 副站长 李诚:
对,我说我们开车查有什么用处呢?证据提取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是我们人已经到了,也到位也查处了。
在执法人员走后10分钟左右,一些拉客的私家车司机又重新返回了现场,继续不停喊价拉客。记者也再次拨打了儋州市交通运输管理总站的投诉电话,电话还是无人接听。
如果这样的执法态度,这样的1分钟执法方式,能有效打击黑车泛滥的乱象,那就真是怪事一桩了。或许,在思考儋州市的黑车乱象如何解决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想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黑车乱象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