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1 医院应建立紧急状态下大量输血应急会诊处置预案对严重创伤及紧急状态下需大量输血的患者,医院医务部(科)立即组织高年资医师、麻醉科医师、血液病专家及输血科专家对伤情会诊评估,及时实施复苏与手术干预。
2.1.2 临床手术科室或急诊科医师通知输血科工作人员准备足够的血液成分 保证第一时间提供配合性血液成分。
2.1.3 临床科室医师尽早通知检验科工作人员作相应的血液检测并实时监测 检(监)测项目包括血常规、血凝筛查、血气及血液生化等,主管医师根据检测结果,结合临床情况对拟输注的血液成分及血液制品作相应调整。
2.2 患者术前输血准备与评估
2.2.1 重大手术、估计术中会大量失血的手术 临床科室报请医院医务处(科)组织麻醉科、血液科、输血科及手术相关科室专家会诊,制定详尽的手术预案,术前停止抗凝药物或减缓抗凝药物的应用,减少术中失血。
2.2.2 临床医生详细复习患者的医疗记录 对患者常规的术前凝血试验检测结果做出评估,术前咨询出血性疾病史(遗传性/获得性),出血类型(粘膜性/非粘膜性)和出血时间(立刻出血/延缓出血、儿童期/成人后),是否应用抗凝药等;检查患者有无血肿、瘀点、伤口渗血等。
2.2.3 输血科术前准备充足的血液成分。
2.2.4 输血科或麻醉科术前作好自体血回收准备减少异体血的使用量
3 实验室检查
3.1 血液标本 1)在紧急情况下,精确无误的患者身份确认尤为重要,医院应建立健全患者身份识别系统,如腕带;2)临床科室尽早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提供给实验室和输血科,标本应统一标识并贯穿整个抢救过程。
3.2 检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