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送走猴年,迎来鸡年,楼市从窜天猴变成落汤鸡!
1月27日到2月2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949平方米,比猴年春节期间减少71.1%,创 2011年以来最低成交量。
南京住宅认购量共31套,成交量为1套。相比去年,下跌四成。
无锡楼市春节连续6天零成交,整个长假卖不出1套商品住宅。
杭州市区新房销售量也就6套,远远落后于猴年春节的32套。
全国热点城市的楼市可以说是一片惨淡,可就在这时候,变卦的央妈突然补刀。
2月3日,央行全面上调了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和SLF利率,变相加息,期市、股市应声下跌。
关于这事,这两天市面上的各种解读已经是铺天盖地,不少文章列举央妈加息的理由可以说是搜肠刮肚。更有人断言货币政策全面转向紧缩、加息周期起点确立,还有的说是楼市大利空,炒房者要被断供。
一时间,竟突然有了楼市要崩盘的感觉。
但伪砖家认为,这次上调和传统意义上的加息并不是一码事,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
许多媒体想着做一个大新闻,把这件事过度解读了,有刻意放大恐慌的嫌疑。
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甚至很有可能真正成为传说中最困难的一年,国际国内的各种风险不容小觑。
政策的底线有两条,一是稳增长,二是防风险。连续加息会导致资产泡沫的破灭,从而触发系统性风险
,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只是提“去杠杆”而不是“去泡沫”。
在开年之际,央妈既要传导去年年底既定的货币政策的基调,又不敢大张旗鼓,过于惊动市场。
无论是稳定汇率,还是抑制资产价格泡沫,都无法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
在春节过后,央妈这次悄悄的加息,放的不是什么真枪实弹,而是一记信号弹,提醒市场不要忘记了今年货币政策的基调,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