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还在刷手机?还记得书香的味道吗?(附推荐书单)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07 11: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碎片化阅读还有快速、方便、及时、高效、信息量大、交互性强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的优势,便于上班时忙得没时间看书、下班后累得没心情看书的人阅读。


降低读书门槛,使得更多的人尤其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开始对阅读产生兴趣。




当然,碎片化阅读在有好处的同时,也有弊端。 它实际上降低了阅读的难度,消解了阅读“系统性”与“深刻性”的特征。碎片化阅读更倾向于获取零敲碎打的轻巧的知识,什么都看一眼,什么都看不深,似乎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精。


海量的碎片知识的涌入,容易带来阅读的迷失,使手机前的双眼沦为信息的奴隶。看似拿着手机成天都在阅读,回头一想又茫然无所得。


碎片化阅读又是一种没有超越性的阅读。在碎片化的、短暂的时间里,人们更愿意读轻松有趣的文字,而排斥烧脑的文章。




碎片化阅读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不容易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




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碎片化阅读不可逆转,但是为了高智商、高情商,深度阅读也不能丢哦!


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做阅读和时间的主人,用完整系统持久的阅读,连缀起时间的碎片——试一试利用琐碎的时间读完一部书。


在不同阶段选择你所需要的知识,精准化阅读,而不是什么阅读量高,就看什么。


选择高质量的书、有价值的信息,偶尔读读经典、看看名著。



“左手图书,右手网络”,把经典纸本阅读与快捷网络阅读结合起来,不忘书香的味道。



最后小编推荐个书单 给大家 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