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话题】:没上“985”“211”人生就输了一半吗?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16-12-04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林雨

当初数学65分只能上个三本,毕业以后努力看书考上了家里的大学生村官,一年以后考上了县里的审计局,当领导问哪所大学毕业的,我发现,曾经以为的后天努力可以弥补之前的不努力,其实,差距永远在,无休无止。

做为一个正在找工作的妹子,看到很多单位的硬性条件都是“985”或“211”。才觉得这个其实也很重要。


菊子

作为一名正要走出校园的应届生,虽然研究生上了“211”但是本科只是普通二本,用人单位来招聘时,会因为你的本科学校拒你千里之外!研究生根本改变不了什么,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格局在当前无法改变。

Joseph(Yusuf)

没上“985”和“211”的我们,因为学历低、家庭条件一般,为了让自己能更进一步的跟上“985”“211”的步子,我们毕业后选择了大学生西部志愿服务、或者是三支一扶,一方面为国家的西部建设出一份薄力,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寻找未来就业的一块“敲门砖”,公务员事业编招录中定向的“三项目”人员。但近几年“三项目”的招考门槛也有了高层次的学历限制,在服务期、或者服务已满的我们面对各种招聘信息,发现我们已经是没人要的中阶层学生,我们所喜欢的银行、铁路选择了避开我们,所有的招聘信息都成了“全日制应届本科”等,我真的希望我们在服务期满后也能够享受应届毕业生的招录待遇、或者是培育了两三年后有一个合理的职位选择。

载着阳光出发

人生一大憾事,高考比二本线只高15分,没有勇气去复读,上了二流大学,可之后想弥补却力不从心,追求也越来越小。

寻常巷陌

我是非“985”非“211”一本,学校也是本地很不错的工科学校。我自己觉得除了学术氛围、硬件设施之外,师资条件也很好。说实话,我自己很努力,平均成绩过了90分(百分制),省级荣誉奖项也不少,很早就过了四六级,我自己觉得并不比“985”“211“”里面的部分学生差。现在临近毕业找工作了,无论大小企业HR并没有看我的简历就先问我是不是“985”“211”,我诚实地说不是,然后对方就拒绝我的简历投递,有的是收了简历却杳无音讯。我很难过,也很无奈,又觉得力不从心。正是我知道自己高考“失败”,所以大学期间才拼命努力,可是,毕业之际却连一个笔试的机会都不给我,甚至连看一下我简历的机会都不给我。我想说“没上985211人生并没有输”,可是我却底气不足。

喝壹口咖啡语

别说你很努力,“985”“211”的孩子他们也很努力啊,翻身——难!

花生小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