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安街知事
提供靠谱的政事分析,解读注意不到的新闻细节,脑补有趣有料的政治常识。一群接近核心的小编,给你提供走心的时政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长安街知事

“在中国正是游击战争牵制了较大部分的日本军队”

长安街知事  · 公众号  · 政治  · 2025-05-28 08: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是我见过的最克制的军队”


八路军、新四军与中共领导下的游击队、民兵相配合,在敌后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来华西方人士对中共军队的抗战活动进行深入报道,并对中共的军队建设、军民关系等有所论述。


西方人士从军纪、行军、政治教育工作等多方面进行介绍。如对于中共军队严明的军纪,曾访问山西八路军驻地的美国军官卡尔逊在1937年12月致美国官方的信中称:“八路军从不骚扰人民,自觉遵守纪律,严于律己,从不调戏妇女,是我见过的最克制的军队。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现象是教育和有效组织的结果。”这种作风与国民党部队形成鲜明对比,故能赢得民众的支持。


中共军队的政治教育工作是其特色之一,也是作战胜利的保证。卡尔逊对八路军的政治工作评价称:“每个作战部队都有一名与军事指挥员拥有同样权威的政委。虽然政委的工作是指导军队的政治工作,但他也主动了解当前的军务,所有的军事计划在执行之前都要经过政委的批准。同样,军事指挥员也要了解军队政治工作的动态。显然,这两项工作必须不断协调。政治工作是八路军军事行动获胜的最重要因素。”1944年访问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则对中共军队做出综合评价,称“中国共产党的正规军是一支年轻力壮、丰衣足食、训练有素的部队。士兵们都是自愿参军,颇为聪慧,且士气高昂”。


“使日本军队无法保持稳固的驻地”


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日不同,中共依靠的是抗日根据地大力开展敌后游击战。西方人士对游击战的评论较多,且重点关注其具体战术。


1937年10月,毛泽东同英国记者贝特兰(James Bertram)谈话时曾称:“军事上的第一要义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采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和运动战,避免一切被动的呆板的战法。如果大量军队采用运动战,而八路军则用游击战以辅助之,则胜利之券,必操我手。”


曾担任红军军事顾问的德国人李德在全面抗战初期仍在延安工作,据他观察,“八路军在取得初战胜利之后,不再以军、也极少以师的规模作战,而是以旅、团以至营为单位分散活动。这些部队袭击日本小股队伍,特别是日本人的后勤部队。这样,自己遭受的损失较小,而得到的战利品则十分可观,同时又可以得到敌后居民的同情。这些部队的主要目的是在距离城市和交通线不远的山区和广大地区创建根据地,使日本军队无法保持稳固的驻地”。


在晋察冀根据地的燕京大学英国教师班威廉也曾指出:“八路军以山区的主要抗日根据地为中心,时时向敌人袭击,这项策略之所以能够发生效果,乃是基于一个事实,那就是:敌人因扩展封锁区域的结果,兵力分散得厉害,每一据点往往只有少量的护卫部队,因此中国军队可以随心所欲地越过整个的铁路地带而不致遇到优势的敌军。”西方人士的这些描述,基本反映了八路军游击战的精髓。


“共产党军队使用了三种主要的作战方式,分别用不同的战术方法发展,分别是游击战、运动战和机动战”


中共实施的阵地战、运动战与游击战的关系,也是来华西方人士颇感兴趣的问题。1938年2月,毛泽东在同美国合众社记者王公达的谈话中指出:“有人说,我们只主张游击战,这是乱说的,我们从来就主张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三者的配合。在目前以运动战为主,以其他二者为辅,在将来要使阵地战能够有力地配合运动战。而游击战,在它对于战斗方式说来,则始终是辅助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