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分析沙龙
为您提供专业的商业模式、产品、数据、用户、电子商务、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深度分析的信息网站!秉承“信息交流、深度分享”的理念,是为用户缩短获取信息途径,提升阅读质量的深度分析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分析沙龙

买不起学区房的清华男、《东京女子图鉴》和蒋方舟们

互联网分析沙龙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3-26 18:4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02

困于出身




清华男真相是:部分买不起学区房的清华男在知乎匿名发牢骚的时候,更多没出声的清华男早已手握学区房了。

清北毕业生在北京买不起学区房的故事大家都看了,很多人在抱怨房价高,拷问北京的房价是不是正在透支着北京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但经济学规律就是供需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本质上,大家的质疑是现在的学区房价格是否偏离真实价值已经太远了,郁金香泡沫?可是真实价值似乎是个无法否认其存在又无法真实计算的概念。“爱情就像鬼,谁都听过,但都没见过”,真实价值亦如是。


实际可见的只能看供需关系是否能支撑价格了。


供给就那么有限,需求呢?全国的中上阶层都希望他们的孩子能挤进一线城市或者土著精英也要保持在一线城市的家族地位,更有不少手握重金的投机客,实在无法想象是怎样的房价会让这些人群都觉得已经达到了他们不能承受的范围。


记得看过一个励志故事,说北京某高校毕业的小明,不想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于是走上了坎坷的创业道路,创业一年他就买了房子,虽然只是500万全款的一套小小学区房!那么他是怎么买到房的呢?


和所有创业者一样,小明怀着对未来的理想和追求,每天早上起的比鸡早,晚上睡的比狗晚,每天不是在公司,就是在去公司的路上。不仅工作努力,更不得不提的是他的省钱之道,他每天都自己带饭去公司,不抽烟不喝酒不购物;没有女票,每天加班。日复一日,花了一年时间终于攒够了20万,最后加上家里给的480万,买上了50平的学区房。


所以呢?


买得起学区房的父母和考得上世界名校的孩子是典型的精英阶层的延续;已经毕业的清华男买不起北京的学区房,只是证明下层阶级想要通过学历实现阶层跨越的上升通道变得越来越狭窄吧……

在这种现实下,很自然,产生了清华男因为买不起学区房、无法给自己接近学龄的儿子提供较好教育条件而迁居二线城市的故事。


退而求其次,往往是大部分困于出身的人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就像《东京女子图鉴》中的绫。


绫在25岁+的年纪通过联谊结识了东京土著精英男,但精英男在需要结婚时,马上甩了她娶了上得了杂志的漂亮富家女。后来又遇到了能带她奢华享受,但不会给她婚姻的贵族大叔,或许她在和大叔提出分手时内心有小小的奢望是大叔至少能为了安抚她说出会离婚娶她的话,然而大叔只是拍了拍她的头,“我们绫长大了呀!”转身潇洒离去。


出身平民的绫既无法嫁给土著精英男,也无法再心安理得的做着贵族大叔的情妇,只好在35岁+的年纪嫁给了相貌平平的经济适用男,赶在deadline之前拿了结婚的勋章。更不用说在离婚后,她的女朋友们给她介绍出身东京港区(东京最富有区)的成功律师,她以为这是她足够匹配的结婚对象,没想到她出身港区的女朋友们和这个港区富二代都理所当然的认为绫只配做个姘头,因为他们结婚是一定要找港区女子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