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概述了近期发生的河北邯郸校园霸凌事件以及相关事件,包括学生被灌开水、校园霸凌事件频发、家长对霸凌者的教育缺失、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施暴者的保护以及成都和南大对校园霸凌的应对措施等。文章指出,校园霸凌事件频发的原因是学校的不作为和对霸凌者的纵容,并呼吁学校严管、家长重视和法律完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河北邯郸校园霸凌事件
文章介绍了河北邯郸发生的校园霸凌事件,包括学生被灌开水、校园霸凌事件不断上演等。并指出通报中轻描淡写的态度以及对霸凌者的纵容是导致校园霸凌频发的原因之一。
关键观点2: 家长对霸凌者的教育缺失
文章讨论了家长在孩子犯错或犯罪时的态度,指出家长的漠视和纵容会导致孩子对错误的认知缺失,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忽视也是导致校园霸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观点3: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双刃剑效应
文章指出,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伤害,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法律却成为未成年犯罪行为的庇护,对于受害者及其家属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和残忍。
关键观点4: 成都和南大对校园霸凌的应对措施
文章介绍了成都和南大对校园霸凌的应对措施,包括将校园霸凌的惩治写到政策里、对学生的品德考核等。并指出这些措施对于有效减少校园霸凌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
但凡
学校面对霸凌事件时严肃处理,而不是和稀泥、息事宁人;
但凡
老师对校园霸凌足够重视,而不是视而不见;
但凡
校园霸凌能被有代价地“处理”,而不是批评教育,校园霸凌就不会如此猖獗。监管和普法教育都没有做到,校园霸凌发生,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再怎么对霸凌事件的概念进行弱化、甚至偷换,都无法抹去的事实。
这份通报轻描淡写的思路并不是永年区教体局独有,“河北邯郸初中生被杀害案”中,学校校长坚称:孩子的死是一个意外,班主任很负责,孩子绝对没有被欺负过!
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校长甚至提到
“这3名犯罪嫌疑人中的马某在班里的成绩排名是十多名,成绩比较好,能做出如此恶性的事情,完全出乎意料”。
校长先是为学校开脱不存在校园霸凌,后又“唯成绩论”将成绩好等同于人品好为加害者惋惜。
师兄真的很想问:被害者受到的身心伤害、失去的生命算什么啊?
其实河北邯郸“灌开水”事件并不是近期内的第一起被曝光的校园霸凌。
3月25日,
福建泉州,
网传晋江灵水中学一女生长期被同学霸凌,给家人发信息后跳楼身亡。家长分享的聊天记录里孩子提到“霸凌我的人明天(每天)过得这么开心,我心里好不舒服。”
4月2日,
杭州临平区
运河中学一家长爆料称,在该校9年级就读的15岁儿子在学校被霸凌后跳楼身亡,被殴打后在走廊徘徊4分钟后跳楼。家长表示,孩子胆小还有恐高症。
孩子得多绝望才选择了轻生?
家长对霸凌者的教育缺失,
也是导致校园霸凌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河北邯郸的初中生被害事件之后,网友曾言:
“全国的霸凌者都在期待着这三个人的结局。”
这起事件无疑会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而蝴蝶效应和破窗效应也似乎开始迅速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