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好我立刻就有求助的念头。我有同事做过抑郁相关的选题,也有朋友曾是抑郁症患者,当我说出我的表现,他们的反馈就是,你可能抑郁了,并建议我去求助。我害怕医院,不敢去看精神科,于是便托熟人找了一个心理咨询师,随后开始了一年多的咨询。
@旧金山
责任感并不是宏大的,
它就是日常的细节
Q:我记得你曾说过,心理咨询带给了你很大的影响,也是你对人际关系中的“责任感”有意识的开始。
A:是这样的,那时我工资其实不高,但我还是坚持每周都去咨询,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未间断。即便我非常不想见咨询师的时候,我也会逼着自己去。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从混乱中找到了自己,也开始体会到人际交往中的责任。
第一次提醒我“责任”这件事的,是我的咨询师。因为我在咨询时很爱迟到,而且觉得只迟到5分钟、10分钟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有一次他告诉我,为什么你觉得迟到几分钟是没关系的?你是否有考虑过,你做的事情会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感受。
那一刻我仍然不觉得这是什么严重的事情,但之后我开始反思,我的言行会不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
我开始发现,我在情绪上是自私的。
我曾经是一个很消极的人,或者说是经常给人传递负能量的人。特别是在抑郁的那段时间,和当时的主编交流时,我经常就会突然告诉他,我胃不舒服,我状态不好,还经常和他吵架;在同事去吃饭时,我也是一个很难搞的人,我会说,我不能吃辣、不能喝酒,或者我不跟你们一起吃饭。其实
我在说这些的时候,实际上是故意想让他们所有人知道,我不好,我情绪很糟糕,仿佛是在强化自己的存在感。
我之所以说,这样的行为是自私的,是因为
我们实际上在给对方施加压力,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感受,尽管你可能是无意的。虽然抑郁症是你病了,是你变弱了,但是这不是你给周围一直传递负面信息的理由,也没有人天生有义务要可怜你、照顾你的情绪。
很多人会把责任感理解得太过宏大,比如要为某个崇高的目标而担负责任;也有人把责任理解得过于具体,比如认为是自己需要完成某项工作,或者养育孩子等等。但其实责任感体现在很多细微的地方,比如情绪上,比如人际交往中。
Q:那你现在如何理解这种在情绪上细微的责任感?比如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可以有什么样的更好的处理方式?
A:
你要为自己的情绪和别人的情绪负责。
比如,你首先要明白自己的情绪,即便你控制不住要发脾气、要传递负能量,你也要能够告诉别人你的情绪状态。
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状态是负责任的表现,而表达需要有老师,在这一项上我小时候没有学好,和我母亲的沟通中几乎没有真正的表达。
我以前是不会主动和人打招呼的,但是现在我会逼着自己去破冰、去开口打破沉默,变得更加主动,去和新的人认识。一开始,我练习的方式就是主动和餐厅服务员聊天。
现在,我依然会抑郁,但
我会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情绪,也会努力去表达,告诉别人我的情况,而不是理所当然地将负面情绪带给别人——即便你有抑郁症,这一切也不是理所当然的。
比如,我今天感到自己状态非常不好,我就告诉本来约好的合作伙伴,我现在可能控制不了自己,能不能改个时间;或者我发了脾气,事后会解释清楚,我抑郁发作了。
我在学习去给对方造成更好的影响。
Q:在人际关系中,诚恳地表达确实是重要的,不论是在表达你的情绪,还是表达别的事情。
A:是的,
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表达,都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
比如,
拒绝看上去是一种人际中的负面表达,是有伤害性的,但实际上学会拒绝很重要。
以前我是一个谁都不敢得罪的人,经常会困于“人情”,恨不得把所有人的期待都完成,觉得这个是客户爸爸,那个是合作伙伴,在对方提出要求时明明觉得不靠谱,但也会答应下来,之后就是把自己逼死,并没有真的在处理对方的事情。但后来我发现,
你把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其实反而是一种不负责任,因为你实际上不能承担。拒绝是很难的,但是坚定的拒绝是负责任的做法。
我也会重新正视社会关系:你不能和所有人都成为朋友。媒体人其实有一个通病,就是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不清楚,但是暧昧的状态是很影响效率的,效率优先对双方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