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中学是体育经常不及格的一个人,也因为这个没办法上我想上的一所学校。我自那以后决定要告别体育,尤其是跑步,一旦看到电视放跑步我就是要关掉的。
然后从教练带我到自己可以跑完5000米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成了传奇人物。就开始疯狂迷恋跑步,当我跑完第一个5公里,连续6天我天天去跑5公里,以此来证明这件事是真的,我真的能干这件事儿。
这个喜悦是任何工作和学习从来没有感受到过的,一个和我完全绝缘的事情居然能够完成。这给我一个启发——
很多时候是自己的心理暗示,阻挡了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从那之后开始挑战半程、全程,跑下来之后会有无比的成就感。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的春节自己报名去香港跑半马。在那里我碰到了世界上年龄最大的马拉松跑者辛格——101岁,他在这场马拉松里宣告不再跑马了。我那时候和他相向而行(他是全程我是半程,出发时间不一样,正好能碰上),当时迎面看到这样
一个101岁的长者,白须飘飘,身边一群他的年轻拥趸,那个镜头一直到今天都难以磨灭,那种和年龄的抗争,生命的活力,每次想到这个镜头就觉得自己真是太年轻了,人生才刚刚开始。
马拉松这项运动永远是自己是自己的对手。开始的时候总想跑快,想超过别人,后来发现根本没什么意义,总有人比你更快,后来我就总结了一句话,叫“
跑得越慢,才能跑得越远
”。生活中也是,很多人就是追求快,但是没能走得更远。
近期马拉松风起云涌,很多都在举办。但是很痛心的是经常听到马拉松跑者死亡的消息,很多年轻的生命在逝去,我每次都认真的去了解这里边的原因。除了酗酒熬夜,更多是拼成绩,耗尽自己最后的一点力气去拼,这其实都是马拉松里面不好的一些观念。
创业和生活也一样,有的时候就是会逞一时之勇,耗尽自己本来就不多的积累。马拉松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很多人的态度。我给自己后来又写了一句话,叫“
跑得越远,才能离自己越近
”。
我的第一个全马在布拉格。
我记得我跑完以后坐在浴缸里面大哭了一场,觉得自己一生还能干这样的事,像是个壮举
。那天最让我感动的不是自己跑完了马拉松,而是陪我跑完的50多岁的那个大姐,她本身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跑者,全程都在教我,帮我降温或者活动。到终点的时候我很兴奋,但她其实很难受,因为她本来可以跑得更快,但是节奏都因为我打乱了,到了终点就在那边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