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书的地方姐姐写了这样一句话:“芒芒,
不吃饭会饿瘦的,不读书呢?
”它,一直挂在我的床头,晨昏相守。那时,我的学校在恭王府的院子里,有参天的大树和各种破旧不堪的宫殿。深深的侧院里,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春天,会有布谷鸟没完没了地鸣唱,一直唱到夏天。
院子里,永远丝竹乱耳,我呢,会在琴房里、宿舍里,偷懒地捧着一本本从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借来的书,不停地看。看着看着,就开始忍不住伏在钢琴盖子上,自己写起来。在食堂认识的艺研所的研究生大哥哥,会轮流看我写的小东西,告诉我这很像谁的散文、谁的小说,然后他们再推荐我去读读谁的书……我从来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是15岁跳级考上的大学,很多地方都跟不上,常常面红耳赤地被老师批评。小小的下铺、琴房以及后院的回廊,成了书与我相伴又避世
的地方。
小时候我暗下决心,每个月要读够四本书,勉强算是个小读书人。现在却只能见缝插针地读书、碎片化地读书,即使在短短15分钟的路途中,也要打开我的阅读器翻上几页。
读书连接着我的日常生活,连接着我心中的疑问,甚至连接着超越自身而存在于某处神秘空间的非常深奥的东西。
也许我们不能简单地做读书人,却必须有一颗读书心。
王石先生曾说:
学习是一生的事。
他每天都在看书,我问他,你哪里还有时间呢?他说把读书培养成习惯,每天就算再晚,不读书就睡不着。
读书改变着你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谈吐,让你变得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