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肿瘤资讯
分享肿瘤领域最新进展,传播正确肿瘤防治理念,提高全社会对肿瘤的关注!新浪微博:@肿瘤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肿瘤资讯

【4300】陶怡教授:同步启动,主动出击——MM骨保护治疗及低钙血症管理要点解析

肿瘤资讯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5-23 20: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陶怡教授: 目前,MM是血液系统中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瘤的高发恶性肿瘤。MM显著特征为骨髓内存在克隆性异常浆细胞增殖。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发布的指南中提到,70%~80%的新诊断MM患者存在溶骨性病变 [1] 。澳大利亚MM组织的研究也表明,超过80%的MM患者会出现MM相关骨病(MBD)的证据 [2]

MM可能会引发多种SRE,包括脊髓压迫等,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国际MM工作组(IMWG)的报告强调,这类SRE不仅会损害MM患者的生存期,还会降低其生活质量并增加治疗成本 [3] 而SREs的高发率和严重影响凸显了从MM治疗开始就采取有效骨保护策略的迫切需求。 鉴于绝大多数MM患者都会经历骨骼并发症,因此需要一种积极主动的治疗方法,而不是被动等待并发症发生后再进行干预。

在此背景下, “同步启动”理念应运而生,即在开启抗MM治疗的同时启动骨保护措施,而非等到SRE发生或出现明显骨病变时才开展骨保护治疗 。部分临床医生通常会在出现MBD证据后才开始为患者进行骨保护治疗,而“同步启动”策略则与之相反,强调在疾病早期就进行干预。从被动反应到积极主动的骨保护反映了临床医生对MM早期和持续影响骨代谢认识的不断加深。

另外,“同步启动”理念的循证医学依据充分。MM细胞与骨髓微环境相互作用导致骨骼破坏,其会增加破骨细胞活性、抑制成骨细胞活性,造成骨骼重塑失衡 [3] 这种骨骼重塑的失衡可能发生在疾病进程的早期,甚至在临床上明显的溶骨性病变发展之前。 基于此, 早期给予MM患者骨保护治疗具有理论依据,早期干预可阻止SRE“连锁反应” 。等待明显的病灶出现可能意味着大量的骨骼破坏已经发生,从而可能使后续的干预措施在完全减轻SRE后果方面效果较差。因此, 及早开启骨保护治疗对于改善MM患者的生存结局尤为关键 。一项中国骨转移性疾病的多中心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在肿瘤患者确诊骨转移后3个月内启动骨保护治疗,如使用地舒单抗或双膦酸盐治疗,可显著降低SRE的发生率(4.0% vs. 42.3%, P <0.05) [4]

基于多项临床研究结果,国内外权威指南对MM相关骨保护治疗作出推荐。更新后的ASCO指南拓展了骨保护药物的适用范围, 涵盖所有接受活动性 MM 治疗的患者,无论常规 X 光片是否显示溶骨性病变 。这反映出MM骨保护治疗正向更广泛、更早期干预转变。ASCO的拓展建议表明 骨保护治疗的益处不仅局限于确诊骨病变的患者,印证了更广泛MM人群 “同步启动” 骨保护治疗的理念 [5] 。鉴于骨骼损伤风险是活动性MM的固有特征, 所有此类患者均需早期干预。即便无可见病灶,潜在病理过程也可能活跃,早期骨保护能减轻其影响 。IMWG同样建议所有 接受一线治疗的MM患者启动骨保护治疗,无论常规X光片有无溶骨性病变 [6] 。此外,2024年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也建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