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阑夕
阑夕,逐鹿网(zhulu.com)创始人,专注于互联网创业、新媒体及亚文化的深度观察和商业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阑夕

一代人的消费轨迹,悄悄变了

阑夕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5-20 14: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一代年轻消费者的兴趣原点,变了。

· · ·

很多时候,抖音会被归结到内容平台的类型里,尽管在产品上具备着社交属性,一般也不会去和其他即时通讯赛道对比。

不过, 在评论区at自己的朋友来看视频,已经日渐成为一种主流的交互行为,并且自下而上的撼动了信息传播的既有规律。

肯德基的三丽鸥联名预售,最早有火的趋势,是从抖音开始的,没有选择「大鸣大放」的路线,找了达人拍摄体验视频,以及官方与门店的直播间下场预热,因为库洛米、布丁狗、hello kitty等IP「戳中」当代年轻用户的心坎,很快引发了人传人现象。

点开评论区,最常见的就是用户在at自己的闺蜜、舍友、恋人,点名就要这个东西,而被at的一方大多数都是点开消息进来之后,也被种草了肯德基的儿童套餐。

但凡理解算法运作原理的,应该都能明白这种「一来二去」的反馈是多么有助于视频分发破圈,系统会因其优质性而给予更多的曝光机会,可以说是内容和种草的双向奔赴了。

众所周知,在市场学理论里,营销漏斗的模型在过去几十年里都是定律般的存在,非常形象的指出信息转化的层层筛选,并支持着传统商业广告的合理性:

在流失率不变的前提下,漏斗的开口越大越好,即使这会产生「我知道有一半的广告费被浪费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的代价。

抖音的「种拔一体化」模式,则完全不再是漏洞的逻辑,它更像是在湖面上投入一颗颗石子,由扩散开来的涟漪逐渐掀起惊涛骇浪。

这必须建立在公域和私域的交叉结构上,只有公域,流量就接不住,种不下去,只有私域,现场就不存在,拔不起来,只有兼具二者,链路才会变得通畅发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