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购买知识产权到合作及输出知识产权,该收购案折射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趋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孙国瑞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中国企业近年来知识产权能力不断增强,为“走出去”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恰逢“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机遇,更是为中国企业的技术、品牌“走出去”带来了重大利好。
并购青睐知识产权
“在诸多谈判竞争对手中,我们之所以最终选择了吉利公司,是更看重吉利公司拥有的专利、品牌等知识产权。”多元重工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元重工旗下拥有宝腾、莲花等品牌,但近年来多次遭遇技术、经营等方面的问题。此次双方牵手,不仅获得吉利公司的一系列专利、品牌使用权,而且多元重工的研发中心将成为吉利公司在东盟市场的研发中心。届时,多元重工的工厂也将组装吉利博越SUV和沃尔沃品牌汽车。
“双方全新模式的合作,不仅各自受益,也为吉利公司开拓东南亚市场开辟了新的渠道。”吉利公司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借助“一带一路”东风和知识产权优势,吉利的“出海”通道更加顺畅。据介绍,截至目前,吉利公司在国内车企中拥有数量较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吉利研究院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电器的研发能力;在中国上海以及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加州设立了造型设计中心,构建了全球造型设计体系;在瑞典哥德堡设立了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级车模块化基础架构。吉利自主品牌熊猫、帝豪EC7、吉利GX7、吉利豪情SUV、吉利博瑞等均国内领先;自主研发的1.3T涡轮增压发动机、1.8TD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被评为“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目前,吉利公司提交的国内外汽车专利申请达1.4万件,拥有授权专利1.2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均占比25%左右,由此构筑了自身的知识产权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