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会上,盘古智库印度研究中心顾问马加力发布《中印关系走向》报告。
报告分为三大部分:对中印关系的历史回顾、中印关系中的负面因素以及对中印关系的思考。
《财经》杂志对此做了相关解读。
因印军在中印边境锡金段洞朗地区的越界事件,中印两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对峙已长达月余,至今尚未看到缓和迹象。在两国分别根据己方对边界问题的理解而争执不下的背后,细心的观察家发现近些年印度的战略理念发生了“引人注目的进一步蜕变”。
在盘古智库印度研究中心于近日发布的一份名为《中印关系的走向》报告中,中国的印度问题权威专家马加力指出,印度的外交战略理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已经从“战略自主”走向了“战略结盟”的轨道。
印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民族独立运动的中坚力量之一,也是不结盟运动的主要发起国之一,是前印度总理尼赫鲁为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经济发展的第三世界国家留下的宝贵政治遗产。
当印度始终以中国为假想敌以及中印战略差距不断扩大的双重因素下,印度开始寻求通过维系力量平衡来缩小与中国的差距。在6月底访问美国的行程中,莫迪便毫不掩饰抱大腿的心态。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莫迪表示他对印美两国的“利益与价值观的结合”十分有信心,并称两国应该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创新的双重引擎。特朗普则回应称印美关系“从来没有比当前更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