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随着分布式IT基础变得越来越复杂,数据中心的基本组成元素,服务器、存储、网络、虚拟化管理等又开始走向“融合”。近年来,融合、超融合架构等闪亮登场,成为数据中心的一股发展新趋势。
其中,融合架构通常将计算、存储、网络节点集于一身,以“一体机”的形式出售。
打个比方,融合架构就像是一套
“精装修房子”,
其优势在于将三种架构放在一个机柜整体交付、加电即用,相比传统分布式架构,融合架构能够在部署中带来很大便利。但融合架构也存在着不足,很多融合架构由于资源配比僵化,其应用复杂度并没有降低,同时扩容成本偏高。
而超融合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简称“HCI”)则是在同一套单元设备(如x86服务器)中不仅集成了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
而且还集成了缓存加速、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备份软件、快照技术等元素,而多节点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再打个比方,相比传统分布式IT基础架构和融合架构,超融合架构就像
“五星级酒店”,
客户可以
“拎包入住”,
为数据中心的规划、部署、使用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因为超融合架构淡化了计算、存储、网络的概念,而是将IT资源池化,客户只需要明确CPU、内存、硬盘等资源的需求,通过统一的管理界面,点击鼠标就能进行创建虚拟机等操作。
概括而言,超融合架构能够提供
三大价值:
-
将复杂的数据中心部署过程简单化;
-
将IT资源池化,实现软件定义存储和自动化管理,特别适合要求敏捷性的业务,更加适合未来客户业务的扩展;
-
当前,大多数企业都在进行着“数字化转型”,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或者说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对于IT往往有着两方面的需求,Gartner将其称之为“双模IT”,即“可靠IT”和“敏捷IT”,前者强调安全性和可靠性,即企业的传统核心应用,数据库、CRM、ERP 等;后者强调速度和灵活性,如移动和社交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很明显,超融合架构是“敏捷IT”的理想选择。
正因如此,超融合架构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IDC预测,2019年全球超融合市场将达到50亿美金的规模,在企业级IT市场占据更高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