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后来我也接触了一些人,没有那么光鲜,但是活的很体面。体面,是真的靠自己本事活得很好。
例如之前认识的某研究部老大,德高望重,话不多,宏观分析、行业、汇率什么都懂,出去讲座用的是体育场,上过电视上过新闻,总之很牛。一次接前辈去现场的路上,聊起来:和我一起的人好多都进去了。
金融行业的收入和人员构成是这样的:
中间很少部分的高管和搞投资成功的拿着顶薪,我们这样的基层从业者占绝大多数。
不要只看最高的那一小部分,看看那些踏踏实实活的很体面的人,反正我也想成为这里面的一员,真的不求大富大贵,只求靠自己的本事活着,挣的钱能睡得踏实。
所以啊,我们这种一线小兵,还是为程序合法的前提下练好基本功吧,保持一颗初心,不要眼红别人,永远保护好自己,不该说的话别说,不该做的事别做。
知乎 @陈宏
▼
作为监管者而言最难过的事情是,你很清楚某些问题该承担责任的人是谁,但你也清楚,下重手处罚只会被转移到没有话语权的基层人员身上,最后选择的只能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在投行: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活。
说到金融行业,不得不提的就是投行。
投行是众多金融学子的心之所向,高薪和长时间工作成正比。在任何行业或者工作中,如果你要在高压环境中工作很长时间,你也会为你的努力得到更高回报。这对投行来说更是如此。
资深投行人士安德鲁 • 古特曼在《投行生存手册》书中写道:
在投行行业没有所谓的工作和生活平衡。作为投行人,你的生活就是工作。成为投行人需要做出巨大牺牲,无论这些牺牲是睡眠、健康、友谊、家庭、兴趣还是假期。当然,这些代价也会有收益,否则,投行也不可能成为抢手的工作。
金融行业,值得你为之奋斗吗?
看完上面的内容,你对金融行业失望了吗?
人们都被金融圈那些造富神话和坊间传言的假象欺骗了,事实上任何工作,都是付出和回报成正比。
你羡慕他们飞机头等舱满世界跑,又何曾想过你的朝九晚五对他们来说也是从未体验的生活。
假如你去问他们,“金融行业,值得奋斗吗?”
那些千千万万还在金融圈拼搏的人,他们会说:值得奋斗,并且我还会继续奋斗。
安信的证券分析师徐 XX 曾写过这段文字:
“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我们所承受的压力,真的值得么?
没人能给你标准答案,我只知道父母辈说的很有道理: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进了证券业,成为买方或者卖方一员,不想掉队的话就必须拼命奔跑。
因为,这是一个拼不动就会被扫地出门的行业。
绝大多数传统产业里,四五十岁的人才刚刚算得上中流砥柱,证券研究行业里,三十岁正当年,四十岁的老研究员已经比凤凰的羽毛还要稀少,至于五十岁的老研究员,入行以来就没听过。
无论你承认与否,每个选手都心知肚明,看不见的时间之鞭在背后不停抽打,慢下来,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淘汰赛里,你可能成为第一个牺牲者。
每一年,当毕业季来临的时候,无数高智商、高学历、心高气傲的年轻人满怀梦想挤破脑袋进入这个行业。接下来的每一天,也都有人心灰意冷地发现自己无法承受压力而黯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