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上财富
中国专业的高端财富管理机构,专注于高净值客户服务和大类资产配置。百万精英人士都在关注,多次入选全国自媒体20强榜单。每日精选7篇文章与您分享,涵盖政经、投资、历史和生活,让您畅享思想与财富的盛宴。公司网址:www.licai.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格上财富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10大成功之处

格上财富  · 公众号  · 理财  · 2025-05-23 20:4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第四,怎么用干部? 任正非提出,用人一定要用人所长,对干部不要求全责备,有能力有领导力的干部往往有个性,优点特别突出的人缺点也一定是突出的。往往“歪瓜劣枣”的干部是最有战斗力的。所以他提出,“有洁癖的人做不了领袖”。你这个人有“洁癖”,说明你不贴近一线,不接近群众。从来没有在污泥之中待过,你不可能出污泥而不染,这种人是没有免疫能力的。

“有洁癖的人做不了领袖。没有犯过错误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任正非特别强调用人要有灰度思维,尤其是对干部。他认为一个领导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三个,第一是把握方向;第二掌控管理的节奏,第三个就是合适的灰度思维。他认为,在处理犯了错误的干部的时候一定要有包容心,所以他提出在明处高高的举起拳头,但是在私下要轻轻地放下安抚,对犯错误的干部不要一棍子打死,但是也不能放任纵容,对事要旗帜鲜明,对人要宽容妥协,审视一个干部的缺点时一定要看主流,要多看他的优点,但是这个干部如果道德上、品质上不行,那要一票否决。

第五,强调干部一定要培养人才,一定要带队伍。 他提出,各级干部都必须努力培养超越自己的接班人,不能培养接班人的干部不能被提拔。任何一个干部,不仅要团结与自己意见相一致的人,也要团结那些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是华为的接班人,就永远不可能成为华为的高级干部。

第六,干部要不断地自我批判、自我超越。 他提出,干部在进行自我批判时,不要脸面,要进行触及灵魂的自我批判,爬得快的那些干部都是那些善于自我批判、自我改进的人。他提出,“从泥坑里爬出来的人才是圣人”。

第七,一定要强调干部的流动性。 强调干部的循环流动,强调干部的周边工作经验,强调领导干部既要在一线基层干过,又要在总部干过,上下流动,左右流动,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能左能右,强调干部队伍只要做到循环流动,“组织这一水池子的水就不会腐臭”。

第八,选拔干部一定要强调责任结果导向。 他提出,我们强调以责任结果导向的组织与干部考核机制。衡量干部好坏,绩效是必要条件和分水岭,所以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茶壶中的饺子我们是不承认的,因为你把饺子放在茶壶里面煮,这个饺子倒不出来,出不了绩效。

第九,干部一定要能上能下。

要将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对干部一定要有竞争淘汰机制,所以提出主管级要实现每年10%的末位淘汰机制,通过末位淘汰机制迫使干部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科学奋斗。

第十,强调干部管理一定要三权分立。 华为干部管理就有人力资源专业部门、人力资源委员会、党委会。人力资源委员会主要是对重要的人事问题作出决策,人力资源部是专业机构,主要提供专业意见,党委会主要监督干部的道德品格,党委会有一票否决权。他提出,“我们要建立使用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干部管理制度,以保证建议权与建议否决权;评议权和审核权;否决权与弹劾权的三权分立的制衡制度等的实施”,提出对干部既要信任又要加大内部监督控制。

04

华为靠什么机制不断铲除

组织的三大“毒瘤”

提要: 任正非警示华为:我们就像是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但是内部的惰怠和腐败会阻止我们的步伐。华为创造了两种高层干部管理机制,轮值CEO制度和EMT团队宣言。这两种机制有效地抑制和割除了这三大毒瘤。

任何一个企业做大了以后,到一定规模有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尤其是高层干部权高位重之时,企业容易滋生“三大毒瘤”。

第一个毒瘤是山头主义,很多干部拥兵自重,搞自己的利益群体,根本不听集团总部,山头做大了还会挑战老板权威,尤其是在一个股权极度分散的组织中,所以要遏制山头主义。

第二是高层干部有了资源和权利后,容易滋生腐败,比如关联交易、任人唯亲、贪污腐败。所以一个组织不能遏制腐败,就会溃烂。

第三是高层干部的惰怠。很多干部有了一定地位后开始懒政,不愿意到一线去,没有激情,开始追求享乐。如果组织不能遏制惰怠,惰怠会像传染病一样,高层干部如果惰怠,组织就会得传染病,失去活力没有战斗力。

如果组织不能及时发现、抑制和割除这三大毒瘤,堡垒就会从内部攻破。任正非警示华为:我们就像是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但是内部的惰怠和腐败会阻止我们的步伐。

华为是怎么做的? 华为创造了两种高层干部管理机制,轮值CEO制度和EMT团队宣言。这两种机制有效地抑制和割除了这三大毒瘤。

第一种机制:华为从2004年开始推行轮值CEO制度,今天叫轮值董事长。 企业有七位常务副总裁,负责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决策,七位常务副总裁轮流担任CEO,半年轮值一次。轮值CEO的主要职责是三项:一是负责提出经营决策会议的议题;二是主持经营决策会议;三是监督跟踪经营决策执行。

这有什么好处呢?我觉得有几个方面: 一是使得整个企业决策体系保持动态平衡, 企业大了以后不再追求偏执的发展,而是动态平衡的的发展。这使得企业的决策体系保持了整体的动态平衡发展,比如这一届的轮值CEO是激进的,可能下一届的轮值CEO又属于保守谨慎的,往回拉一点。 二是从体制上制约了山头主义。 轮值CEO只有半年,任何人都做不大,在股权分散的体系中,轮值CEO没有人可以形成山头,因为这种群体智慧和适度民主加适度集权的组织决策机制,形成山头马上就削平了。尤其华为是非常股权分散的企业,任正非的股权仅占1%,如果山头做大,山头联手会挑战老板权威。华为没有一个山头能超过任正非,虽然股权少,但没有任何一个山头能挑战任正非的核心地位,这就保证了华为以任正非为核心的领导团队的稳定。 三是这个制度使得企业从老板的个人智慧走向了群体智慧 ,从老板个人拍脑袋决策走向了群体决策。企业大了以后,不能像创业时期完全靠老板拍脑袋,企业大了以后,老板不一定对所有新的业务领域都看得准,船大难掉头,要保证方向正确。

组织要保证方向正确,就要改变决策机制,要从老板个人决策转为群体决策。中国很多大企业出问题就是因为所有决策都交给老板一个人,从创业到做大都是老板随意决策,一拍脑袋拍错了,决策失误就是最大的失误,华为这一机制保证了决策理性。

第二种机制: 华为创造了一种EMT团队自律宣言,要求高层干部严于律己,高层干部必须要自我批判、充满激情、不能腐败。 为了保证高层干部严于律己、自我批判、保持激情和奋斗的精神,从2005年开始,任正非敏锐的感觉到华为做大以后(那时候任正非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通讯设备供应商,有了一定江湖定位),高层已经有了一定的权力,华为最大的风险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内部干部的腐败和惰怠。

为了保证干部廉洁自律,华为在2005年12月就召开了EMT团队民主生活会,第一是大家做出宣言,宣誓作出郑重承诺;第二是依照EMT宣言一条一条过关,有没有关联交易,有没有任人唯亲,自查自纠。任正非讲:从泥坑里爬出来的人才能当领袖,有洁癖的人当不了领袖。只有认真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继续得到公司重用,但如果隐瞒被查出来,可能一票否决就下台。干部自查自纠的结果要公开,接受全体员工的监督,这使得高层干部的权力被放在阳关底下晒,关在笼子里,通过宣言的形式和制度化的形式保证高层不腐败不惰怠。2011年开始,EMT宣言以固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后来不仅是高层要做团队宣言,各个中层基层也要搞团队宣言,所以EMT团队宣言每年举办一次宣誓大会。高层管理团队必须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成为公司核心价值观道德的楷模。

华为EMT宣言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第一,高层干部的合法收入只能来自华为的分红和薪酬,不能通过下述方式获得:一、绝不利用公司赋予我们的职权去影响和干扰公司各项业务,从中获取私利,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销售和合作外包等,不以任何形式损害公司利益;二、不在外开设公司,参股别的公司,亲属开设和参股的公司不与华为进行任何形式的关联交易;三、高层干部可以帮助自己愿意帮助的人,但只能用自己口袋中的钱,不能用手中的权,公私分明。这三点就是所谓高层干部的合法收入只能来自于华为的分红和薪酬。

第二,高层干部要正直无私,用人五湖四海,不能拉帮结派,不在自己管辖范围内形成不良作风。

第三,高层干部有自我约束能力,通过自查自纠自我批判,每日三省吾身,以此建立干部的自洁机制。

总结起来,华为为什么能够保证高层团队使命驱动,高层统一,没有大的山头和腐败,始终充满激情?我认为轮值CEO制度和EMT宣言两大机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05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导向

——开放、熵减、激发活力

提要: 通过熵减,不断打破平衡,不断拉开差距,形成组织势能,让人力资源这个水泵不断激活组织,搅动组织,那么这个组织就能始终充满活力、始终充满紧张感、始终充满创造力,这个组织就能够不断打胜仗。

任何一个企业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机构越来越庞杂,组织都会出现以下三大自发的趋势:

第一个自发趋势:组织结构日益稳态,整个企业变得越来越封闭,变得越来越保守,不开放。而且员工自我感觉太好,不向外部学习,与外部不合作、不交流,新人进入到企业以后,很难得到成长;空降部队,一落地就落在沼泽地上,有专业能力发挥不出来,很难存活。所以就整个土壤来讲,企业的文化土壤不包容、不开放,那么与外部,就没有能量交换,很难做到吐故纳新。一个企业组织封闭、保守、不开放,自然这个组织就没有活力、没有创新。

第二个自发趋势: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制度流程的规范化,企业的业务开始固定守成,流程越来越僵化,技术创新乏力,组织出现懈怠,员工没有危机感、紧张感,不像过去那样,大家充满了危机感和紧张感,勇于创新。现在整个组织缺乏创新的活力,员工也缺乏斗志。

第三个自发趋势:企业大了以后,员工反倒使命感缺乏,工作激情衰竭,没有价值创造的活力。很多员工占着位子不作为、不担责、不履责,一些人开始混日子、偷懒,企业搭便车的人越来越多,占着位子不作为的人越来越多。我在很多企业做过调研,混日子、偷懒的人、搭便车的人、占着位子不作为的人、假作为、乱作为的人,这一类人往往可以占到一个企业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如果一个企业这类人越来越多,一定会出现企业越大,越来越不赚钱;企业越大,人均效率越来越低;企业越大,越缺乏创新,越缺乏打胜仗的勇气和能力。

那么阻止这三大组织自发趋势,华为是怎么做的?

我们来看华为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的纲要,明确提出,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基本导向,就是要用熵减与开放,持续激发个体价值创造的活力。同时任正非提出,组织要保持方向正确,但组织始终要充满活力,这个组织才能具有持续的战斗力,才能持续打胜仗。

在这方面,华为主要是两个方面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第一,建立开放的结构,使整个组织变得更加开放,尤其是在人力资源体系上。任正非提出,要炸开人才金字塔,构建开放式的人力资源体系,以全球能力中心的人才布局,吸收宇宙能量,连接世界智慧,整合世界智慧。所以华为在全球有16个全球研发中心,28个联合创新中心,尤其在印度、俄罗斯、土耳其、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外建了几十个研究所,现在,华为全球的外籍员工有3-4万人。也就是说,整个人力资源体系一定要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更加具有全球视野,吸纳全球的人才,那么整个人才才始终充满价值创造的活力。同时,华为虚心向一切优秀的人才和优秀的标杆企业学习。从去年开始,华为受到美国强烈的打压,但任正非仍然很大气地提出,华为仍然要向美国学习,美国有很多企业优秀的做法值得华为去学习。比如任正非提出要向苹果学习,学习苹果如何去构建生态。即使受到美国的打压,任正非还号召国民要买苹果的手机,要虚心向苹果学习。这种虚心学习和开放的心态,就是一个组织活力的源泉。

第二,华为始终贯彻以奋斗者为本,持续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将熵减理论,引入到组织之中。熵减是什么?“熵”这个概念是物理学热力第二定律的概念,德国的鲁道夫·克劳修斯于1854年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他定义了“熵”这个概念。所谓“熵”,就是自然社会在任何时候,都是高温自动向低温去转移的。在一个封闭式系统里面,最终会达到热平衡,最后导致没有温差,没有温差,就不能做功,这个过程称之为熵增的过程。如果一个组织,又封闭,又没有温差,最后的状态就是熵死,也称为热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