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无论何时,大人们都喜欢对“现在的孩子”进行批评。
比如现在的孩子穿着怪异,喜欢边玩iPad边写作业,仿佛各个方面都有槽点。
而最近发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却表明,并不是“现在的孩子”变坏了,而是评价他们的成年人具有主观偏见。
成年人往往会美化记忆中的自己,再去和孩子进行比对,进而认为“现在的孩子”更差。
即使是认知领域的研究专家,也难以摆脱这种偏见。
当今社会的小孩穿着奇装异服,总是和手机黏在一起,听各种奇奇怪怪的音乐,因此似乎总得不到大人的认可。
几千年来,在各种社论、酒馆、美发沙龙甚至是洗浴场所都充斥着各种有关“现在的孩子怎样怎样”的话题。
总结来说,主题基本都是现在的小孩完全不如他们年轻的时候。
听到这些关于孩子们各种错误的传闻,有人可能会觉得文明社会一直处于倒退的趋势。
而罪魁祸首,无疑就是所谓每一代大人口中的“现在的孩子们”。
在我们出生很久之前,年长者就已经在对年轻人进行批评了。
考虑到这样的争论已有长久的历史,我们最好带有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类问题。
不过,今天和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之前最显著的差异是,类似的争论已经大量出现在互联网上。
最近,一项新研究尝试解释了为什么有关“现在的孩子”的争论依旧具有影响力。
从结果来看,这件事情和孩子们几乎无关,而和成年人有更大的关系。
研究人员将该现象称之为“现在的成年人”。
在最近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员对成年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让他们从不同的方面来评价现在的年轻人,包括对老年人的尊重程度、智力和阅读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