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提供7*24小时财经资讯及全球金融市场报价,覆盖股票、债券、基金、期货、信托、理财、管理等多种面向个人和企业的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浪财经

第五个一线城市,非它莫属

新浪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23 10:3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但杭州为什么一定要在规模上去和京沪竞争?


杭州不动声色间把贸易之都的帽子从广州头上摘了过来,以电商的形式不仅解构了广交会,而且改变了民众的商业生活形态。


杭州已悄然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之城,是不带现金、只带手机出门,可以生活得最好的一个城市。这种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正在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输出。


杭州的城市名片,在“天堂”后加了两个字“硅谷”。 天堂硅谷,杭州摆明了想用硅谷模式来实现对超级城市的弯道超车。


连接大于拥有


不走体量竞争这条路,决定了硅谷模式和杭州模式的要义是:连接大于拥有。


伦敦、纽约、东京以及北京、上海,都是强调人口集中、资本集聚、土地集约,资源汇集到一起产生规模效应,城市要对这些资源予以控制和占有。


以硅谷为代表的新型城市,本身是充当大脑和关键连接点,大量的资源分属外部、分处各地,不求拥有,只求连接。


传统的世界级城市,通过大港口实现货物的全球连接,通过大交易所实现资本的全球连接,通过大空港实现人的全球连接,但这些都建立在规模体量的基础上,受制于物理空间。


互联网才真正把连接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信息产业和数据化才真正把对物理空间的突破发挥到了极致。 它们不像大空港大海港大交易所一样只是连接某一类事物,互联网是万事万物的连接。由此,才成为硅谷这样的“不求拥有、只求连接”新型城市涌现的基础。于是——


硅谷一个小团队写就的打车软件(Uber),连接了全球400多座城市、几千万名司机以及以十亿计数的乘客;从大学校园发端的一个社交网络(Facebook),接连了全球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一个搜索引擎(Google),连接了所有的公开信息;一个智能手机系统(Android),只求连接不求占有,开放源代码,让40亿部手机——这个当下人类最重要的延伸器官——互联互通;一个电动汽车(Tesla),开放所有专利,用颠覆式的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连接各种资源形成了生态圈。


像北京这样的超级城市,它对周边有巨大的吸附力,把资源都往自己体内装,首都的繁荣与京津冀周边的冷清形成了反差。新型城市的形态,应该是共享的、扩散的,资源未必都到我这里来,只要通过我这个关键点构成网状连接就具有了生命力。


杭州虽是电商之都,但电商中90%的环节都不在杭州发生,它连接商家、物流、客户,构建了一个无远弗届的商业世界。


杭州这几年招揽顶尖人才的速度丝毫不输于京沪,一位媒体朋友说了一个“恐怖的人才密度“的段子:


一次中午去蚂蚁金服楼下吃饭,在简陋的麻辣烫餐馆里,碰上四个吃得满头大汗的技术哥哥,朋友一一介绍:这位是谷歌原首席工程师,那位是微软前科学家,旁边是PayPal的,边上是刚从Facebook回来的,以前在硅谷经常一起打牌,现在回国继续打……

独家牌


杭州如果去跟超级城市拼资源的占有,拼资本的争夺,一定拼不过。它需要有独家牌。杭州手上有这么几张牌:


1. 全球赋能。


马云力推的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其背景是,现在的全球贸易和连接规则,主要为20%的发达国家和大企业服务,其余80%的中小企业和青年人被冷落了。


发端于杭州和阿里的电子交易模式,在中国成功地把中小企业和消费者连接到价值链中,显然,eWTP想把这一套经验复制到全球。


eWTP目标是连接1000万中小企业和20亿消费者,此事若能有效推进,杭州的输出能力和连接能力将上一个量级。


如同淘宝激活中国中小卖家,整个中国的商业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的中小企业和青年人如果被激活,被连接,那种颠覆性将无与伦比。


未来,eWTP则可以让二十亿、三十亿年轻人,每个人通过手机就可以从事全球贸易。 “如果他有一个屋顶,他可以做太阳能的生意;如果他有一部车,可以做司机;如果他有一块地,可以卖他种的东西。”


这才真正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交易,才真正实现了分布式、去中心化的全球化。


有两个抓手,可让杭州在这个无边界的平台中占据关键性连接点的位置。


一是全球电子交易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跨境电商中心、跨境电商实验区、智能物流、技术支持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